兩岸闗公文化交流 忠義精神起源地熱鬧登場 近百信眾見證

張亞中表示,關公的忠義精神,為中華文明的薪火相傳撐起民族脊樑。
張亞中表示,關公的忠義精神,為中華文明的薪火相傳撐起民族脊樑。

獨家報導 記者林齊萩/綜合報導

為弘揚關公文化,凝聚兩岸人心共識。由江蘇徐州市邳州土山關帝廟、臺灣中華文化暨旅遊協會、中華微視共同主辦的兩岸關公文化交流活動今(10日)上午在關公忠義精神起源地—江蘇徐州市邳州土山關帝廟舉行。臺灣孫文總校校長、兩岸統合協會理事長張亞中、臺港澳與國際事務研究中心副主任安峰山,以及兩岸互聯網+發展協會理事長王綽中等信眾近百人出席交流活動。

據了解,徐州市邳州土山是關公忠義精神的起源地,最能體現關公「誠信忠義」精神的歷史典故「土山三約」和「夜讀春秋」都發生在土山。土山三約體現了關公對漢室,對劉皇兄的忠義。關公夜讀春秋則體現《春秋》儒學道義對關公定力的影響。

安峰山表示,不管時代如何變化,關公的忠義精神都將與時代並進。
安峰山表示,不管時代如何變化,關公的忠義精神都將與時代並進。

上午10時,癸卯夏祭開始。臺灣新北龍安聖殿關聖帝君在各界護送下,回到土山闗帝廟;臺中聖壽宮關聖帝君琉璃聖像也在該宮廟信衆的簇擁下贈給土山關帝廟。土山關帝廟則將兩尊關聖帝君玉雕神尊聖像回贈龍安聖殿和聖壽宮,護請回台。接著由主祭人張亞中宣讀癸卯夏祭祭文,禱祝華夏吉祥,祈佑兩岸隆康,共襄中華復興。

中國傳媒大學媒介與公共事務研究院副院長安峰山表示,關公的忠義仁勇等品質,體現中華文化的核心價值取向與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不管時代如何變化,忠義精神都將與時代並進。關公文化已從歷史性、地域性的文化資源上升為現代性、民族性、普適性的文化符號,成為中華民族乃至全球共用的資產。

臺灣孫文總校校長張亞中教授表示,關公文化是中華民族共同的信仰。兩岸同根、同種、同源,是任何強力無法割斷的。關公的忠義精神,為中華文明的薪火相傳、綿延昌盛,撐起了民族脊樑;也為中華兒女的自強不息、崇德尚義,豎立道德標杆。

在關公的忠義精神起源地土山舉行兩岸關公文化交流,別具意義。
在關公的忠義精神起源地土山舉行兩岸關公文化交流,別具意義。

新黨主席吳成典表示,關公文化所代表的仁、義、忠、信,無疑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促進民族和諧與團結將產生巨大作用。特別是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中,關公文化可發揮獨特的人文優勢和凝心聚力作用。

兩岸互聯網+發展協會理事長王綽中表示,關公忠義精神是兩岸同胞心靈的根脈和文化歸屬。由此積澱綿延昇華形成的關公忠義文化,深深融入中華兒女的血脈基因。而起源於邳州土山的關公忠義精神是穿越了中國歷史近兩千年依然被廣為崇尚和效仿的道德尺規。在忠義精神起源地土山舉行兩岸關公文化交流更具有特殊意義,能讓兩岸及全世界五千多萬海外華人了解關公忠義精神的來龍去脈。

臺灣中華文化暨旅遊協會理事長陳旻沁表示,臺灣有900多座關帝廟,信眾超過1000萬人。通過兩岸關公文化交流,對增強兩岸共同的文化認同、民族認同、根脈認同,促進兩岸民眾心靈契合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中華微視董事長宋體金表示,關公文化就是全世界了解中國優秀傳統美德的一套獨特文化體系。關公就是這個獨特文化體系的代言人,他是我們中國人的代表!

臺灣的關公信眾、中國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立法院前院長王金平,新黨主席吳成典,中國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等也都分別題詞書祭。

guest
0 留言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