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age.sunmedia.tw/banners/8bff7d15-30e2-4a2e-9a3f-987a137c4972.jpeg)
當前的虧損與新冠疫情期間(2022年3月至2023年7月)進行的暴力升息循環有關,當時聯準會的利率目標從接近零的水準,一舉飆升至5.25%~5.5%的歷史新高。
聯準會向銀行和貨幣基金支付費用,將現金存放在央行,以將短期利率維持在理想水準。聯準會在兩年前陷入虧損,並在2023年面臨創紀錄的赤字風險,因為它為管理利率而必須支付的資金,遠超過從持有債券中賺取的利息。
聯準會透過向銀行體系提供的服務,以及所擁有的債券利息為自己提供資金,它按照法律要求將所有利潤返還給財政部。聖路易斯聯邦儲備銀行的研究顯示,在2011年至2021年間,聯準會向財政部返還近1兆美元(約新台幣32.04兆)。
根據聯準會今年3月發布的數據顯示,該機構去年帳面虧損總計達到1143億美元。之後聯準會向銀行支付約1768億美元利息,並透過其逆回購協議(reverse repo)支付約1043億美元,同時透過其持有債券所獲得的利息收入為1638億美元。
儘管聯準會的虧損狀況嚴峻,但隨著最近一次利率削減,以及可預期的寬鬆政策,虧損增長的速度將有望放緩。這意味聯準會的利息支出將逐漸減少,從而有助於控制虧損。然而,在聯準會能夠再次將盈餘匯回財政部之前,仍需先償還「遞延資產」,這一過程可能會持續數年。
聯準會的財務挑戰反映過去這段時間、在控制通膨與穩定金融市場間的艱難抉擇;儘管當前虧損不會對貨幣政策執行造成直接威脅,但未來的經濟環境變化,將對其資產負債表產生持續影響。未來幾年,聯準會不僅要償還遞延資產,還需在確保經濟穩定的同時,盡量減少財務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