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川普強勢回歸-美中貿易戰再度浮上版面?一文看懂對全球格局衝擊 管理學院教授剖析美中貿易戰的本質

若川普強勢回歸-美中貿易戰再度浮上版面?一文看懂對全球格局衝擊   管理學院教授剖析美中貿易戰的本質

文/國立高雄科技大學運籌管理系 蔡坤穆教授 撰寫

今年,是超級選舉年,全球六十多個國家、超過一半的人口要經歷各式各樣大型選舉,而年底美國也要迎來總統大選,在川普或將挾帶高人氣強勢回歸的同時,「美中貿易戰」這個詞又再度浮現媒體版面,但美中貿易戰到底是甚麼呢?它的起源、本質、以及影響究竟能涵蓋到甚麼程度?筆者從供應鏈學者角度,希望能帶各位讀者從美中貿易戰【真正的本質】來看對全球的衝擊。

圖片來源:Adobe Firefly

美中貿易戰源自美國前總統川普在競選時的口號,當時川普高喊:「美國優先!」吸引大量選民,當時的時空背景,是因為2017年美國對中國貿易逆差高達3752億美元,川普認為此乃因為美中之間,有嚴重不公平貿易的問題。因此在他就任後,即於2017年8月大刀一鍘,下令就智財權、創新、科技、政策等,展開「301不公平貿易」調查。

第二年,2018年3月,川普簽署備忘錄,並於該年7月對中國輸美價值340億美元的商品徵收額外25%的關稅,希冀迫使中國改變對美國不公平貿易的行為。中國商務部也於同一日作出反制,對340億美元美國輸入中國的商品徵收25%的額外關稅。

經過三階段美國對中國額外關稅的徵收,另外加上中國對美國報復性的額外徵收,美國對中國平均關稅即由2018年的3.1%升高到2020年的19.3%;中國對美國的平均關稅亦由2018年的8%到2020年至今升高到20.7%,能夠看到短短幾年間,超過12%的變化。但貿易戰之前,中國對美國平均關稅即一直高於美國對中國,即至今日雙方仍維持2020的關稅率。

近幾年來,全球產業供應鏈結構,受到美中貿易戰衝擊,加上隨後的COVID疫情的影響,產生了巨大的變化。尤其是美中貿易戰演變至今已由原先純經濟的問題,變成政治的問題,慢慢地從結構面改變了全球供應鏈的面貌。

為何中國對美國的平均關稅會一直高於美國對中國的關稅?主要是在WTO規範下,已開發國家對開發中國家都會有許多讓利的行為,其中一項即是關稅。但中國已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其中人均GDP超過已開發國家門檻的2萬5千美元水平的人口數也已達數億人,但仍一直享受著開發中國家在經濟上的利益。因此美國國會於2023年撤除中國「開發中國家」地位;德國也在同年宣稱將不再視中國為「開發中國家」,並要求中國要承擔更多國際秩序下的責任。

所以美中貿易戰的本質雖然原本是經濟問題,但中國為了報復,不斷拉高對美國的關稅,使得貿易戰延伸到了國家競爭力的政治問題。這場戰役越演越烈,甚至到最後,美國開始注意到中國科技實力對美國的威脅,諸如5G、AI、中國製造2025等,也加大力道調查中國在智財權對美國不公平的對待等等,尤其是中國一帶一路政策,也老早就在挑戰美國的國際影響力。種種因素,遑論美國對中國領導人的不信任等,是這幾年貿易戰的層次一再提高的主因。

可以預見的是,這貿易戰仍會持續一段時間,那對我們會有哪些影響呢?

過去中國的改革開放,那個年代正好搭上WTO全球化貿易協定的順風車,讓全球供應鏈的結構逐漸走向一體化,並以中國生產分銷全世界為主要的運作模式。然而美中貿易戰後,加上2020年COVID疫情,再度動搖全球供應鏈的運作模式。企業及西方國家體認到除了成本之外,因為包括晶片、汽車零件等產業出現了”斷鏈”的慘況,衝擊各個層面,才讓全球企業意識到「供應鏈安全」是不可忽視的關鍵因素,尤其與國家安全相關的醫療、關鍵零組件等的供應,處理不當甚至會影響自已國家人民的生命及企業的運作。

圖片來源:Adobe Firefly

因此許多國家開始體會到一件事,與其以成本為主要考量,在「理念相同的夥伴國家」生產,更是穩定的選擇。企業開始改變選擇供應商的決策因素,尤其2021年拜登當選總統後並未降低對中國的進口關稅,”與中國脫鉤”幾乎成顯學。全球的企業,包括中資企業都大舉往東南亞、印度移動,或往墨西哥、台灣等地遷移。2023年美國自中國進口量降低20%,為4272億美元,墨西哥則是在20年之後首次超越中國成美國最大進口國,為4756億美元,顯示美中貿易戰對供應鏈結構的影響日益顯現。

美中貿易戰也驅使許多台商返台投資,如伺服器產業因美方要求非中國生產,因此幾乎全拉回台灣生產,使得台灣生產佔全球伺服器出貨量達九成,相關資通訊零組件等也大舉返台生產,強化了台灣在資通訊領域上國際的地位。疫情期間,因台灣社會受疫情的影響不大,受惠於疫情期間與疫情剛結束後爆炸性商機的推動,使得台灣對外出口於2021年開始爆發達4464億美元及2022的4794億美元,即便去年下降到4323億美元,相比美中貿易戰之前的2018年的3340億美元,仍有相當幅度的成長。其中對美國出口額也由2018年的395億美元,成長到2022年的750億美元及2023年的762億美元。除了台灣本身出口強勁外,台商於美中貿易戰後也由中國大舉遷移至東南亞國家設廠,如製鞋、成衣、金屬加工、民生用品等產業,亦正好搭上政府2016年開始的南向政策,不僅避開了美中貿易戰的傷害,更進一步厚實台商的商業實力。

許多企業,包括中國本身的企業,選擇到中國以外的地方設置新的生產基地,滿足以美國為主的客戶的需求。然而,即便東南亞、印度、墨西哥等地因廠商撤離中國而獲益,但該等廠商仍有許多並未完全離開中國,主要乃因中國本身即是一個具消費力且龐大的市場。因此,在國際上有China+1(中國加一)的供應鏈策略正在進行,亦即許多企業仍保有在中國的生產基地,但可能降低投資或縮編,而把資金投資於中國以外的地區。此種China+1的策略本身即是企業建立供應鏈韌性(supply chain resilience)的一環,為廠商因應多變的國際情勢下,在供應鏈結構上的調整。

國際供應鏈結構從美中貿易戰之前,只講求最低成本的結構,到考量在夥伴國家生產的安全問題,再到China+1降低供應風險的供應鏈韌性的建立,在短短數年間,印證了供應鏈結構的轉變。台灣的企業在此變局下,憑藉本身技術能力、全球化的經驗、台灣政策穩定與快速因應、人才與資金充沛等,即便有些衝擊,但相比於其他國家,所受影響相對較少,並有更好發展的機會。這兩年來AI與晶片的議題將台灣推上國際供應鏈的浪尖上,我們需沉著因應,提升國家及企業本身的供應鏈韌性,把握難得的AI商機,維持政局穩定,再創台灣經濟的高峰。

作者小檔案
名字:蔡坤穆
職稱:國立高雄科技大學運籌管理系 教授
學歷:美國普渡大學工業工程學系 博士
經歷:國立高雄科技大學管理學院 院長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運籌管理系 系主任
產業服務:
–         主席/榮譽主席/理事 – IFLS/ICLS (國際物流與供應鏈協會)
–         學術理事委員 – IFPSM (國際採購與供應管理聯盟)
–         國際諮詢委員 – ISL (國際物流研討會)
–         指導與技術撰寫人 – bsi PAS:1018:2017 (ISO/CNS 23412) – 間接的溫控低溫配送服務-中間轉運之包裹陸運運輸
–    第一屆認證與教育組召集人與理事 – 台灣冷鏈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