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外媒報導,台積電正評估在日本熊本縣設立第3座晶圓廠,知情人士透露,這座工廠的內部代碼為TSMC Fab-23 Phase 3,總成本預估將達200億美元(約新台幣6273億),預計將為輝達等客戶生產3奈米晶片。若此進展屬實,日本將有望成為全球晶片生產重鎮之一。
針對此消息,台積電聲明表示,「台積電投資在支撐消費者的必要之處,在日本,我們正聚焦評估興建第二座晶圓廠的可能性,目前沒有進一步資訊提供」。
為了打造半導體生態鏈,日本正積極補貼全球尖端企業到國內設廠,相較於美國的作法更為積極、進度也更加超前。白宮去年通過「科學與晶片法案」,原本預計補貼500億美元給相關科技公司;據悉,至今仍未正式撥款。
台積電在日本設廠進程順遂,但德國憲法法院日前卻裁定,「聯邦政府將2021年抗疫預算挪用為『氣候與轉型基金(Climate and Transformation Fund)』違憲」。這筆協助轉型低碳經濟的基金規模達600億歐元(約新台幣2兆),導致德國政府的運作因預算缺口陷入危機,恐怕將連帶影響對台積電等半導體業者的補貼承諾,業界憂心德國政府對英特爾和台積電的承諾是否跳票。
台積電規劃在德勒斯登設廠,規模逾100億歐元,可望獲得50億歐元的補貼,預計2027年投產。英特爾則打算在德國馬德堡投資300億歐元,德國聯邦政府承諾補貼約100億歐元,預計2027年或2028年量產。
「薩克森矽谷(Silicon Saxony)」同業公會主席博森伯格(Frank Bosenberg)疾呼,「約2000億歐元(約新台幣6.8兆)的項目現在還缺少600億美元,而英特爾和台積電的補助都從這裡出來,要盡快找到解決方案才行」。
薩克森邦政府發言人則表示,「判決對預算的影響評估是聯邦政府的權責,預期台積電在德勒斯登的投資案,仍可按原定計劃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