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史、地方學發展氛圍下,《金門學》研究,近來備受注目。在中興大學舉行的「2008金門學學術研討會:亞洲視野下的金門學圓桌會議」,曾任陸委會主委,今台灣首位女總統蔡英文當時也應邀出席,她拋出了一個「邊界」思考,「金門是在台澎金馬四個主要的島嶼組成的中華民國現在的領域裡面,在她(中華民國)的疆土之內,所以她跟廈門之間有這樣的一種傳統的觀念,邊界概念看你怎麼把它建立」。而廣州中山大學副校長陳春聲則在場提醒,如果把台澎金馬看成一個區,大陸看成另外一個區,他不太以為這二個區域真的是壁壘分明,或是真的可以劃的那麼清楚的。「金門剛好是這二個區域的邊界,如果以金門人的活動去寫台灣歷史,會不會有另外一個台灣呢?」
地方學 金門領步作文化輸出
1990年代初,中國大陸聚焦區域學,以一省之力,率先從《海南學》研究出發;歷經長期戒嚴、軍管後,民間文化意識覺醒下的金門,則以一縣之力,1992年3月,「金門縣政建設研討會」召開,與會學者提案發展《金門學》。
官民歷五年時間的架構、推動,完成三輯三十種《金門學叢刊》的出版面世,並衍生出「金門學研究會」,舉辦多屆「金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閩南文化研討會」及推出閩南文化節,跨學科視野,使得《金門學》逐漸成型為一門獨立的學科,並進入金門大學通識課程,廣泛被研究、討論,也對台灣「地方學」的興起產生衝擊,《金門學》之後,《台北學》、《澎湖學》、《宜蘭學》、《雲林學》、《彰化學》等地方學相繼出現。
金門在兩岸之間,作為地理上一個邊陲或轉繼站的區塊,1949年至1992年又有四十三年時間長處戰地狀態,戒嚴、軍管現實處境下,金門成了一政治「禁地」,除了軍事,金門的歷史、文化面,罕被外人觸及、論述。
《金門學》的建構,給了金門人整理、思索自身土地命運與文化未來的機遇,也為以台灣為中心的台灣文化論述提供新的探索方向。1997、1998年,行政院新聞局圖書類「金鼎獎」兩度頒給了《金門學叢刊》,得獎評語點出了這樣的意涵,「試圖全方位呈現金門與台灣、大陸、南洋的唇齒相依的關係,及其不盡相同的社會體制與文化條件。這套叢刊具深遠的客觀學術價值,為台灣的鄉土文化研究提供了一種新的探索方向」。
在區域史發展氛圍下,《金門學》領步閩台建立起地方學根基並進行文化輸出的經驗,值得重視。
區域史 研究已超越國史範疇
漢人開發金門,遠比台灣早;在文化條件上,閩南文化、僑鄉文化、戰地文化,繁富的元素,造就一座閩南文化基因庫,也構成了金門與台灣不盡相同的文化面貌。
文化學者龔鵬程論《金門學》,提出「區域史原本是國史的基礎,可是現今區域研究事實上又已超越了國家歷史的範疇。通過金門,我們更可以看南太平洋複雜的政經文化族群國際關係」,「這樣的島嶼,這樣的條件,自然足以發展成一門內涵豐富的《金門學》。
在這門學科中,除了編輯整理有關金門的史料,呼籲各界重視並研究金門、關心金門的前途以外,更探討金門的歷史地位的意義,發展金門的觀點」。因此,龔氏強調《金門學》,不但應鼓勵世界各地學者專家文士藝師來研究金門,也當以金門的角度,形成金門的文化觀、歷史觀、世界觀、來和各界對話。在這樣的研究中,逐漸形成這門學科的方法論和理論體系,視野延伸向歷史,也伸展冋未來。
金門學 塑造出文化珍型島嶼
《金門學》的研究及出版品內容,涵蓋歷史、地理、古蹟、民俗、政治、軍事與族群等面向;江柏煒教授在「2008金門學學術研討會」發表〈台灣研究的新版圖:以跨學科視野重新認識『金門學』之價值〉論文內論述道「儘管比起台灣在1980年代鄉土運動、1990年中葉後社區營造運動興起後對於探詢地方知識的熱潮晚了一段時間,且多數出版並非嚴謹的學術著作,但作為一種對抗長期軍管的社壓抑之文化運動,以及去除『台北/金門,中心/邊緣』的文化策略,《金門學叢刊》有其重要的歷史價值。」
就學術研究面,《金門學》的出版品、研討會、課程內容仍有待檢驗;但就文化傳播面,《金門學》的全方位文化行銷,已大大提昇了金門文化在兩岸的能見度,甚至海外的文化思考版圖,看見了「金門」。
對內塑造文化珍型島嶼,對外文化輸出的《金門學》,在兩岸區域史研究、地方學探索熱潮下,是一個值得重視的發展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