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光生(台北北門扶輪社前社長) | 獨家報導1146期(10月份)
今年的舊曆年,有連續九天的長假,除了與家人歡聚享受天倫之樂,更是重新審視自我或工作關係的最佳時機。
也許是巧合,在這段期間蠻多扶輪社友、同學及親友均不約而同的E-mail這篇由呂祀檀先生所主講的《四十歲的老鷹》。
筆者雖然曾閱讀過,但再次拜讀時,感受迥然不同,頗有溫故知新的體悟,亟欲與您分享,故摘錄如下:
「老鷹是世界上壽命最長的鳥類,牠一生的年齡可達七十歲,要活那麼長的壽命,牠在四十歲時,必須做出困難卻重要的決定。當老鷹活到四十歲時,牠的爪子開始老化,無法有效抓住獵物;牠的喙變得又長又彎,幾乎碰到胸膛;牠的翅膀變得十分沉重,因為牠的羽毛長得又濃又厚,使得飛翔十分吃力。牠只有兩種選擇:等死!或經過一個十分痛苦的更新過程——牠必須很努力的飛到山頂,在懸崖上築巢,停留在那裡不得飛翔。首先,用牠的喙擊打岩石,直到完全脫落;然後,靜靜等候新的喙長出來。牠會用新長出來的喙,把指甲一根一根的拔出來。當新的指甲長出來後,牠便把羽毛一根一根的拔掉。五個月以後,新的羽毛長出來了,老鷹開始飛翔,重新得力再過三十年的歲月!」
這只是一篇寓言,其中意含卻頗值深思。在我們的生命或職涯中,猶如老鷹般,有時候亦必須做出困難的決定,開始一個更新的過程,諸如:把舊的習慣或傳統拋棄,好讓我們可以重新再出發。
想當初,筆者剛進入職場,時常聽到長輩的耳提面命:「鐵飯碗應該比什麼都重要」。然而,若在一個安定的組織裡,一再做重複的工作,反而會扼殺了熱情與創意,讓人落入慣性,迷失成長動力。
隨時自我覺察再創高峰
誠如以探討現代企業與工作者關係而聞名的英國大師查爾斯‧韓第(Charles Handy)認為:終其一生,工作者擁有的不只是不同的事業,而是幾段不同的人生。為挑戰現有人生,跳上第二高峰,他創造了「第二人生S曲線」理論;一段人生與工作,都可以用一條S曲線來描述。第一條曲線,隨著工作上手,逐步熟悉技能,工作中自我的成長或是創造的價值,都比投入的努力多,處於收獲遞增階段;但隨著專業逐漸過時,更新的專業需求出現或是有更多優秀人才投入這塊領域,曲線開始向下彎,直到原本的工作能力落後,陷入被淘汰危機,多數人直到此時才開始思考對策。
如果能在S曲線下彎,抵達最高峰前的轉折點A,就開始經營下一階段的人生,雖然短期內會有B區的損失,但長期來說,則可延續更長遠的成長,才能不被瓶頸所困,再創舞台高峰。
聰明的袞袞諸公一定會問:「我怎麼察覺自己在A點?」韓第認為:儘管事先預期很困難,但也並非全然無跡可尋。對工作者來說,工作舒服的感覺就是徵兆之一。當您覺得工作很自在,處在舒適區中,想法逐步安逸,缺乏進步動機,這就是最危險的時候。
敬愛的朋友們,相信您已找到自己的A點,但筆者仍要提醒的是:心動不如行動,提早蓄積能量,衷心的期盼您能愈跳愈高、愈跳愈精彩,順利創造並銜接嶄新的人生,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