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戰會論壇/潛艦國造的頭號勁敵-無人潛航器(譚傳毅)

圖為2020青島國際海洋科技展覽會上,展出的水下無人潛航器。
圖為2020青島國際海洋科技展覽會上,展出的水下無人潛航器。

譚傳毅/台灣國際戰略學會研究員、法國博士

綜合外電報導,標有「HY-119」酷似魚雷的黃色水下無人潛航器(Unmanned Underwater Vehicle, UUV),於2024年底被菲律賓漁民打撈上來,疑似來自中國。

這艘水下無人潛航器叫做「海翼號」,為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設計研製,2017年3月最大下潛深度達到了6329米,打破了之前由美國水下無人潛航器創下的6000米的世界紀錄。

此外,我們強烈懷疑2021年10月2日,美軍海狼級潛艦康乃狄克號撞山事件,就是先被海翼號所發現,解放軍海軍至少派了2艘潛艦圍捕該艦,導致撞山。既然南海海底有海翼號,難道台灣本島周邊海域就沒有?如果有的話,潛艦國造又有什麼意義?

潛艦的剋星:UUV

在過去,偵察水下潛艦是一件極困難的事情,隨著技術進步,偵潛手段越來越多元化,UUV就是其中之一。解放軍有海翼號,美海軍也有自己的UUV例如「虎鯨」(Orca)。

2017年服勤的海翼號最大下潛深度可達6329米,超過美國虎鯨UUV的6000米。但在機動性方面,其自主航行能力遠超過虎鯨。再度提醒讀者,每當我們提到「自主性」,必然就是AI控制,沒有第二種說法。

美國人總喜歡把艦艇造得很齊全,其模組化設計可自主執行各種任務,例如偵察、掃雷、投送武器等,而且虎鯨擁有出色的AI能力。但虎鯨排水量達85噸,海翼號僅65公斤,這就限制了虎鯨的機動性,擁有再怎麼出色的AI能力,其龐大身軀在水下就是顯得笨拙;而小巧的海翼號無論是在狹窄海溝還是在崎嶇海底山脈,則輕盈得多。

在價格方面,虎鯨單價1075萬美元,續航時間達6個月,簡直就是1艘小型潛艦。酷似魚雷的海翼號單價不明(相信其單價必然很低),續航時間數月(具體時間不明)、航程超過1000公里。

儘管如此,由於其體型嬌小、單價低廉,非常適合集群(ISR)作戰,特別是布放在南海以及西太平洋海域。雖然我們不知道解放軍在南海和西太平洋海域布放了多少潛航器,以其體積與單價,數量想必很多,連漁民都打撈上來不少即知。

海翼號動力系統,至少配備燃料電池和渦輪電機等能量轉換與儲能設施,另外在機械動力方面,利用洋流產生的水壓差驅動電機。

剩下來的就是海翼號的大腦:控制系統。海翼號控制系統負責處理導航、通信、感測器數據等訊息,並根據預設的程式或遠端指令做出相應的動作。每艘海翼號至少擁有3個由AI控制的APP,自主(或由遠端控制)執行海洋科考、反潛作戰和深海探測三大任務。

除此之外,每台海翼號還必須和其它的海翼號協同工作,這就涉及了通信。目前,中國潛航器主要的通信手段包括:電磁波通信、水聲通信、鐳射通信、磁感應通信、量子通信。潛艦量子通信已經存在,如果量子通信不存在的話,為何中國在2016年8月發射「墨子號科學實驗衛星」?隔年,海翼號隨即問世,這難道是巧合?

剩下來的電磁波通信、水聲通信、鐳射通信、磁感應通信都有缺陷,改善之道就是把這4種天線小型化、並整合在一起,就像055大驅的綜合射頻技術一樣,這樣就可以和量子通信系統一起,透過戰術數據鏈結入C4KISR作戰體系之內。

康乃狄克號怎麼撞山的?

2021年10月,美國海軍康乃狄克號核動力潛艦在南海海域撞到一不明物體,艦艏部分嚴重受損。發生這麼嚴重的海事案件,到現在為止,大家都還搞不清楚怎麼回事兒,那麼,咱們就「各言爾志」一番。

第一個問題:康乃狄克號怎麼被發現的?除了水面艦或反潛機,水下還有:監聽陣列、無人潛航器。先不談水下監聽陣列,要是被海翼號(們)偵測到了,它們必然透過戰術數據鏈把情報反饋給作戰體系,剩下來的就是如何反潛了。

第二個問題:康乃狄克號被誰打的?沒看到美方或中方提到水面艦或反潛機,可能是解放軍派出多艘(至少2艘)潛艦協同圍捕康乃狄克號。總之,解放軍各(潛)艦之間的通信完全沒有問題,否則就無法完成水下協同作戰了。

第三個問題:康乃狄克號怎麼被打的?必然是這2艘中國潛艦同時定位康乃狄克號,以獲得其正確位置。其次,展開機動掩護。2艘中國潛艦在機動時相互掩護,例如1艘潛艦以10節速率機動約15分鐘,另外1艘潛艦則以1到2節前進並傾聽。15分鐘之後,機動潛艦減速至1至2節,另1艘潛艦則加速到10節約30分鐘,餘此類推。

速率10節的潛艦作為「探針」使用,該航速能提供較佳的機動力、雜訊也不很大。航速1至2節的潛艦作為火力掩護;當「探針」發現目標後,火力掩護艦隨即展開「攻擊」。如果這個方式行不通,接著就採取誘敵戰術。

這個戰術需要1艘潛艦扮演誘餌,在進入敵人可能區域時,高速(25節或更高)機動或打開主動聲納,製造清晰的雜訊,另艘潛艦則保持隱蔽,待敵艦暴露位置後,對其發起攻擊。康乃迪克號很可能就是在解放軍潛艦這些協同攻擊一驚一嚇中倉惶逃命而撞山。

在南海這麼大的海域裡面,如果康乃狄克號被海翼號們發現的,我們幾乎確信,解放軍在南海布放了許許多多的海翼號。既然海翼號深潛超過6000公尺,難道解放軍不會在台灣本島周邊海域放置海翼號、甚至於水下監聽陣列?

遍布台灣周圍海域的海翼號?

被菲律賓漁民撈起來的海翼號是千真萬確,表示南海還有許多未被打撈起來的海翼號。我們必須假設:如果解放軍真的也在台灣本島周邊海域布放了海翼號和水下監聽陣列,我海軍這麼堅持的潛艦國造怎麼辦?

發展潛艦的目的不就是贏得戰爭的一種方式嗎?潛艦國造專案小組召集人黃曙光接受外媒採訪時說:「如果我們能建立起這樣的(潛艦)戰力,我不認為我們會輸掉戰爭」。說這句話固然很有氣魄,到底能不能行,還得看咱們的對手解放軍海軍行不行。

從海翼號來看,我海軍潛艦部隊真的不行。無論是躲到港裡面、或躲到海裡面,怎麼逃得過海翼號和水下監聽陣列的追捕?當1艘以隱匿為主的艦艇卻曝光行蹤,不等於吃敗仗嗎?

要怨,那就怨這個時代的技術進步速度太快,以過去二進位思維看現在的量子疊加,不就是鵝行鴨步懟上了配備爆震發動機的六代機?


更多《獨家報導》

guest
0 留言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