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戰會論壇/美國上空神秘無人機:陰謀論與資訊戰暗潮洶湧(蔡鎤銘)

美國至少有17座毗鄰中資農田的軍事基地,出現了大量無人機目擊事件。
美國至少有17座毗鄰中資農田的軍事基地,出現了大量無人機目擊事件。

蔡鎤銘/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兼任教授

近期,美國東北部頻繁出現無人機(UAV)目擊事件,引發了媒體與公眾的熱議。不少人將其視為安全威脅的徵兆,甚至產生了諸多陰謀論。然而,事實與虛構之間的界線往往模糊不清,加劇了社會的疑慮與分裂。針對此類事件,歐亞集團(Eurasia Group)總裁伊恩•布雷默(Ian Bremmer)等專家提出了關鍵建議,強調理性思考與多元資訊的重要性。本文將結合相關數據與觀點,深入探討這一現象及其應對之道,並分析這對台灣政府的啟示意義。

美國東北部的無人機目擊事件在短時間內迅速引發了廣泛關注。根據媒體報導,多名目擊者聲稱曾見到不明飛行物在夜空中盤旋,行蹤詭異,甚至有人推測這些無人機可能涉及外國間諜活動。然而,根據聯邦航空管理局(FAA)的初步調查,這些飛行器多為合法操作的商用無人機或業餘愛好者的設備,並未對公共安全構成直接威脅。儘管如此,這樣的結論並未平息輿論的猜測,反而激發了更多陰謀論的滋長。

在社交媒體上,有關這些無人機的種種推測層出不窮。一些網友聲稱無人機是用來探測美國核設施的安全漏洞,另一些人則將其與外星文明聯繫起來。這些論點雖毫無科學根據,但在網絡上卻引發了熱烈討論,並吸引了數百萬次的點擊與轉發。一些官員甚至被誤導。例如,一位賓夕法尼亞州參議員將「星際大戰」道具誤認為墜毀的無人機,進一步助長了虛假資訊的傳播。這類荒誕的事件顯示出資訊污染對社會的深遠影響。

伊恩•布雷默在其評論中提到,這類陰謀論的流行反映了當前公眾對線上內容的辨識能力日益下降。他強調,快速傳播的不實資訊不僅混淆視聽,還可能加劇社會的兩極化。尤其在當今網絡時代,陰謀論的傳播速度遠超真實資訊,對政策制定與公眾情緒都構成了挑戰。

無人機事件的背後,揭示了一個更為深刻的問題——危險技術的民主化。隨著無人機製造成本的大幅降低,其取得門檻也越來越低。不僅普通民眾,甚至非國家行為體(如犯罪組織與恐怖分子)也能輕易獲取這類先進工具。這一趨勢給國家安全帶來了新的挑戰。例如,2024年5月,葉門的武裝組織使用商業無人機對沙烏地阿拉伯的石油設施發動了精準打擊,造成數億美元的經濟損失。這樣的案例顯示,即便是民用技術,也可能被惡意使用,成為國際安全的新隱患。

與此同時,資訊污染問題日益嚴重,成為全球化背景下的新挑戰。在哈瑪斯與以色列衝突期間,社交平台上充斥著大量未經核實的視頻與圖片,一些誤導性內容甚至直接影響了國際輿論和外交政策。在美國,類似的情況也頻繁發生。公眾難以分辨資訊真偽,進一步加劇了社會分歧,讓原本簡單的事件變得錯綜複雜。

無人機事件及其衍生的虛假資訊問題,對台灣有著重要的警示意義。台灣近期發生的「聯合利劍-2024 C」軍演爭議,再次凸顯出資訊透明與公信力的重要性。國防部未經充分驗證的軍事訊息,不僅引發了輿論對官方資訊的質疑,還暴露出台灣在面對資訊戰與輿論操作時的弱點。這類事件與美國無人機事件中的陰謀論風潮有著共通點,即在資訊可信度下降的背景下,虛假訊息和不實解讀更容易擾亂民心,甚至影響國家安全。

首先,提升全民媒體素養是應對資訊污染的根本之道。美國無人機事件的教訓顯示,公眾在資訊真假判斷方面的能力與其對陰謀論的免疫力息息相關。對此,台灣政府應推動「資訊判讀教育計畫」,在校園內普及媒體識讀課程,並針對成年人設置線上學習平台,幫助民眾培養批判性思維。同時,台灣應鼓勵新聞媒體與事實查核機構合作,共同遏制虛假訊息的傳播。

其次,政府應當以透明為原則,加強資訊發布的規範化與權威性。無論是國防部的軍事通告,還是其他涉及重大事件的官方聲明,都應在發布前經過嚴格的跨部門核查,並提供充分證據以支持內容真實性。針對類似「聯合利劍-2024 C」軍演的爭議性事件,政府應迅速主動澄清並糾正錯誤,避免謠言進一步擴散。

此外,應對虛假資訊的挑戰需要多方合作。台灣擁有高度數位化的社會環境,但也因此更容易成為資訊戰的目標。政府應積極支持民間事實查核機構(如台灣事實查核中心),並與技術公司、學術團體和非政府組織(NGO)合作,開發高效的資訊監測與過濾工具。同時,參與國際網路安全合作,借鑒美國在應對無人機事件中建立的跨國聯防模式,共享技術與情報,以應對日益升級的科技濫用與資訊操控威脅。

最後,針對科技濫用的問題,應完善相關法規與監管措施。例如,無人機的監控與管理應設立統一的登記系統與監控機制,確保其合法用途並預防可能的濫用行為。同時,加強針對認知作戰的防範,確保即便在危機中,公眾依然能獲取及時而準確的資訊。

美國無人機事件所引發的熱議,不僅反映了當前社會對科技迅速發展的焦慮,也揭示了資訊戰與陰謀論交織所產生的深層次影響。在這個資訊氾濫的時代,公眾的辨識能力面臨挑戰,虛假資訊的傳播速度遠超真實消息,對社會穩定與國家安全造成威脅。台灣面對類似情況,不僅需在教育與政策層面提升媒體素養,還應加強資訊透明與跨部門合作,以確保民眾能在危機中獲取可靠的資訊。

展望未來,唯有通過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提升資訊辨識能力,並建立健全的監管體系,才能有效應對科技濫用與資訊污染的挑戰。這不僅是保障國家安全的必要之舉,也是維護社會信任與穩定的基石。無論是個人還是政府,都需在這場資訊戰中保持警覺,以理性與明智的行動,迎接未來的不確定性。


更多《獨家報導》

guest

0 留言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