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戰會論壇/從韓國戒嚴鬧劇看民主雙標(蔡鎤銘)

南韓宣布的戒嚴令僅維持155分鐘就遭國會表決無效,戒嚴部隊離開國會。
南韓宣布的戒嚴令僅維持155分鐘就遭國會表決無效,戒嚴部隊離開國會。

蔡鎤銘/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兼任教授

在國際政治舞台上,「民主」常被視為正義與普世價值的象徵,但其實踐往往充滿矛盾與偏見。2024年12月3日晚上,韓國總統尹錫悅在一場風波中突發宣布戒嚴令,隨即又在6小時後撤回,這場戲劇性事件再次暴露了以「民主」為名行專制之實的可能性。此事在國內外引發廣泛討論,既有人支持尹錫悅以捍衛「自由民主」為名對抗「反國家勢力」,也有人批評這是濫權的標誌。

韓國戒嚴令的風波為我們提供了觀察「民主雙標」的絕佳案例。在全球範圍內,民主經常被不同利益集團根據自身需求重新詮釋。本文將以韓國戒嚴事件為切入點,剖析民主雙標如何在不同的國際與國內背景中表現出來,並探討感知偏見在民主實踐中的角色。

韓國戒嚴事件的政治內涵

2024年12月3日晚間,尹錫悅以「國家自由民主受到威脅」為由,宣布戒嚴令,強調必須剷除親北韓勢力。然而,此舉迅速遭到國內外的嚴厲批評。反對派認為,這一舉措顯示尹錫悅缺乏「民主法治」的基礎素養,濫用國家權力打擊政敵。批評者指出,尹錫悅將反對黨的正常行動(如彈劾與預算爭議)定性為「緊急威脅」,並以此為由採取極端措施,實質上削弱了韓國的民主體制。

在國際輿論場域,支持尹錫悅的聲音認為,韓國面對來自北韓及其支持勢力的長期威脅,戒嚴令是確保國家穩定的必要措施。然而,更多觀點質疑其背後的意圖,認為這是一場以民主之名行專制之實的「鬧劇」。這一事件進一步顯示了民主價值在實踐中的多義性。

感知偏見與民主詮釋

感知偏見,簡而言之,是人們基於既定立場或利益,對事物作出的選擇性解讀。這種偏見在政治領域中尤為突出,因為政治行為的結果往往關係到資源分配與權力結構的重組。民主作為一種普遍被認可的價值體系,其核心在於尊重多數人的選擇並保護少數人的權利。然而,當民主被用作政治工具時,其原則往往被不同利益方按照自身需要進行解讀,從而出現「雙標遊戲」。

以2024年台灣的總統選舉為例,賴清德成功當選,延續了民進黨的執政優勢。國際輿論普遍讚揚此次選舉為「民主的又一次勝利」,特別是在台灣面臨大陸持續施壓的情況下,選民選擇了以抗中為主軸的政策路線。然而,大陸政府對此結果的解讀卻截然相反,將其描述為「分裂勢力與外部勢力合作的產物」。在台灣內部,國民黨則批評民進黨以意識形態操弄選舉,而忽略經濟與民生議題。這些矛盾的解讀,正是感知偏見在民主實踐中的真實體現,凸顯了不同立場如何影響對同一事件的詮釋。

中共在「民主」問題上的態度,進一步強化了這一現象的複雜性。自2012年提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來,中共將民主明確列為國家層面的核心價值之一,並進一步提出「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概念。大陸政府主張,民主不僅僅是選舉和表決,而是一種貫穿於政策制定、執行與監督全過程的治理模式。這一立場試圖與西方自由民主模式進行區隔,並對西方國家長期以來的「民主普世性」論述構成某種反諷。

大陸批評西方國家的民主模式容易淪為金錢政治或民粹政治,並指責其在全球推動民主輸出的行為實際上是一種政治干涉。例如,美國在中東的「民主輸出」政策不僅未能帶來穩定,反而導致長期動盪,這些例子為大陸提供了批判西方模式的有力依據。

全球政治中的案例分析

感知偏見對民主的影響並不限於台灣或亞太地區,而是廣泛存在於世界各地。在中東地區,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的衝突長期以來成為國際民主價值碰撞的縮影。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多次將以色列的軍事行動形容為「捍衛民主與國家安全」的必要手段,並將哈瑪斯(Hamas)視為恐怖主義的象徵。然而,巴勒斯坦方面則將以色列的行為解讀為對巴勒斯坦人民自決權的剝奪,並批評以色列利用「民主」作為掩飾其壓迫行為的藉口。國際社會的立場也因政治利益分歧而分裂:部分國家支持以色列,認為其行動是反恐的正當措施;而另一些國家則譴責以色列的行動,認為其破壞了地區和平與公正。

在亞洲,北韓與韓國的對立同樣揭示了民主詮釋中的感知偏見。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多次指責韓國與美國的聯合軍事演習是對北韓主權的威脅,並強調北韓體制的正當性是基於「自主性與社會主義民主」。韓國則批評北韓的極權體制,將其形容為對全球民主價值的挑戰,並將自身視為亞洲民主的典範。在這種情況下,雙方都在利用「民主」概念強化自身的合法性,卻忽略了彼此對該概念的不同理解。

誰才是真正的民主?

大陸對「民主」的詮釋並非僅僅是一種防禦性回應,而是試圖構建一種替代性的話語體系。大陸強調其「全過程人民民主」比西方的選舉民主更具代表性與包容性,並指出西方民主模式效率低下且容易導致社會分裂。例如,西方國家的頻繁選舉往往引發社會對立,而大陸則主張其集中統一的體制更有利於長期穩定與高效治理。這種辯證思路不僅挑戰了西方國家「民主即普世價值」的理念,也引發了國際社會對民主本質的深入反思。

然而,西方國家則批評大陸的民主模式缺乏透明性與權力制衡,認為其更接近於一種集權治理模式,無法真正承載「民主」這一普世價值。這種針鋒相對的觀點,反映了民主在當前國際政治格局中的多義性與爭議性。

消解偏見的可能途徑

要消解感知偏見對民主的影響,社會首先需要正視民主概念的多元性,並認識到民主並非僅屬於某一政治體系或文化背景。教育與媒體的作用尤為關鍵。通過教育體系的改進,可以培養公民更為批判性的思維能力,使其能超越個人偏見,客觀看待政治行為;媒體則需提升報導的客觀性,避免因立場先行而強化社會分裂。此外,跨國對話與合作也是降低感知偏見的重要途徑。

政治領袖與國際組織亦需承擔更多責任。在國內層面,領導人應更重視包容性政策的推行,減少不同群體之間的對立;在國際層面,民主國家應以自身行動證明民主的普世價值,而非僅在地緣政治中選擇性地運用民主話語。唯有如此,民主才能超越「雙標遊戲」,成為促進和平與合作的真正基石。

結語

韓國總統尹錫悅的戒嚴鬧劇為我們提供了重新審視民主雙標問題的契機。在全球化與多極化的時代背景下,民主的本質應在尊重差異與包容多元中找到平衡,而非成為一種壓制與對抗的工具。唯有如此,民主才能真正成為促進和平與合作的基石,而非加劇對立的來源。


更多《獨家報導》

guest
0 留言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