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戰會論壇/中國和平方案 澤倫斯基為何冷淡回應(蔡鎤銘)

大陸外交部長王毅27日在聯合國大會期間,號召巴西、南非、埃及等多個「全球南方」國家,組成烏克蘭危機「和平之友」小組。
大陸外交部長王毅27日在聯合國大會期間,號召巴西、南非、埃及等多個「全球南方」國家,組成烏克蘭危機「和平之友」小組。

蔡鎤銘/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兼任教授

隨著俄烏戰爭進入膠著狀態,國際社會的和平斡旋活動日益增多,特別是中國大陸與巴西等全球南方國家的加入,試圖為這場持續已久的戰爭尋求外交解決方案。然而,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對中國大陸的和平推動計畫態度冷淡,而美國前總統川普則聲稱若當選將迅速終結戰爭,這反映了不同國際勢力對於戰爭結束的看法分歧。

中國大陸與巴西等國家在聯合國大會上推出了一項和平計畫,旨在通過外交手段解決俄烏衝突。這一計畫代表了全球南方國家在國際舞台上日益增長的聲音,並呼籲烏克蘭與俄羅斯通過談判解決爭端。中國大陸與巴西希望各方能夠在不訴諸武力的情況下重啟對話,並且認為以經濟援助和政治承諾作為保障,將為雙方提供和平契機。

這項和平計畫受到許多發展中國家的支持,特別是那些在全球經濟和外交舞台上逐漸崛起的國家,如南非、阿根廷和印度。這些國家認為,俄烏戰爭已對全球供應鏈和經濟增長產生重大負面影響,持續的軍事衝突只會加劇全球通膨和能源危機。因此,他們呼籲各方立即通過和平談判來緩解衝突,減少對全球經濟的不利影響。

然而,澤倫斯基對於中國大陸的和平提議顯示出冷淡的態度。儘管中國大陸和巴西試圖通過和平會議來結束戰爭,但澤倫斯基批評這些計畫過於模糊,缺乏具體的保障,特別是對烏克蘭領土完整的承諾。他強調,烏克蘭不會接受任何會使俄羅斯繼續擴張的方案。

澤倫斯基的態度反映出烏克蘭對於「全球南方」國家介入調解的懷疑。烏克蘭認為這些國家的和平計畫在本質上無法解決根本問題,尤其是沒有強制要求俄羅斯撤軍或對其侵略行為進行譴責。這使得中國大陸和巴西的努力在烏克蘭和部分西方國家眼中變得更具爭議性。

中國大陸在俄烏戰爭中的角色一直處於複雜的狀態。一方面,中國大陸與俄羅斯保持密切的經濟和戰略合作,另一方面,它也希望透過推動和平計畫來強化自己在全球治理中的地位。此次與巴西等全球南方國家的聯合提議,展現出中國大陸在國際舞台上進一步擴展其影響力的戰略企圖。

這項和平計畫背後的資源是相當豐富的,包括來自全球發展中國家的支持與經濟資源。在能源、糧食供應和國際金融體系受俄烏戰爭影響日益深重的背景下,這些國家希望能夠通過和平途徑結束戰爭,以維護其自身的經濟和地緣政治利益。中國大陸藉此機會,不僅強化了與俄羅斯的戰略關係,還藉此進一步提升其在全球經濟秩序中的話語權。

相比之下,川普的表態顯得更加簡單直接。他在與澤倫斯基的會談中重申,若他在即將到來的美國大選中勝出,將立即結束俄烏戰爭。他表示,自己與普丁和澤倫斯基均有良好的關係,因此能夠快速促成雙方進行有效談判。然而,這樣的承諾缺乏具體的外交策略支持,更多是一種競選時期的口號。

儘管如此,川普的這一表態迎合了美國內部部分選民對於結束對烏援助的期望。共和黨內部,特別是以川普和副總統候選人萬斯為代表的勢力,逐漸形成了對延續烏克蘭軍事援助持保留態度的聲音。他們認為,美國應該優先考慮本土經濟和政治利益,而不是持續捲入外國的衝突。

隨著全球經濟和地緣政治局勢的變化,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認識到,俄烏戰爭不僅僅是歐洲內部的衝突,而是全球供應鏈和經濟結構的一部分。特別是全球南方國家,包括中國大陸和巴西,對於通過外交手段結束戰爭的呼聲越來越高。

這些國家主張,俄烏戰爭的持續將加劇全球貧富差距,並對能源和糧食價格產生長遠影響。中國大陸和巴西等國的和平計畫,試圖尋求一條折衷的道路,在不犧牲烏克蘭主權的前提下,推動各方進行實質性的對話。

然而,要達成這一目標,國際社會仍需克服諸多障礙,包括澤倫斯基政府的強硬立場和俄羅斯的擴張意圖。烏克蘭要求確保其領土完整,俄羅斯則堅持其戰略利益不容侵犯,這使得雙方的談判空間極為有限。儘管中國大陸和巴西的努力值得讚賞,但最終能否促成實質性的和平談判,仍取決於國際社會如何協調各方的利益。

中國大陸與巴西等全球南方國家的聯合提議,為國際社會提供了一種外交解決俄烏戰爭的新思路。然而,這一計畫的成功與否,取決於各方能否找到一個既能保護烏克蘭主權,又能滿足俄羅斯戰略利益的平衡點。

隨著戰爭的不斷拖延,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也在加劇。從通膨到能源短缺,這場戰爭對全球的影響已經無法忽視。在這樣的背景下,俄烏戰爭的未來不僅僅關係到兩國的命運,更與全球經濟和政治秩序的未來緊密相關。

因此,國際社會需要更積極地參與斡旋,尤其是那些擁有豐富資源和外交影響力的國家。只有通過真正的多邊合作和開放的外交對話,全球才能避免進一步的衝突和混亂,為這場戰爭尋找到一個可行的和平解決方案。


更多《獨家報導》

guest
0 留言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