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戰會論壇/中美外交「通達」:軍事競爭、台灣問題(周忠菲)

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訪中獲得高規格接待,並獲習近平接見。
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訪中獲得高規格接待,並獲習近平接見。

周忠菲/上海台灣研究會研究員

上篇圍繞「身分政治」,分析了為什麼是蘇利文來華,指出中美以外交「通達」方式,進行了某種相互都看得見的互動,這樣的開始是有積極意義的。但作為外交「通達」關係中最重要的軍事競爭關係與台灣問題,中美在對戰略溝通的「理解」方面,難有「共識」,因此,看上去沒有那麼順暢。但也顯示了「通達」。

下面從亞太地區不應該成為地緣爭奪戰場的角度,分析中美軍事競爭關係、亞太區域安全與台灣問題。

地緣政治與中美軍事競爭

當前中美關係沒有「破局」,特徵是中美激烈的軍事競爭關係,成為中美關係的主要矛盾。而雙方立場的認知,仍存在巨大差距。表現為:一方面希望建立軍事溝通,另一方面難以形成戰略共識。

一、地緣政治壓力

蘇利文來華,一種看法是為了大選,拜登政府打中國牌的意願被暫緩了。這種觀點舉例說,人們看到,共和黨和民主黨雖然都不會放棄對華遏制政策,但反華方式出現「軟化」,如川普表示,如果他當選,將會與中國搞好關係。賀錦麗猛烈抨擊川普的增加關稅政策,似乎暗示,如果她當選,將回到拜登政府執政初期宣稱的「中產階級外交」(2021年2月,拜登發表的首次外交政策演說中,提出美國外交將是「中產階級外交」。強調將把美國工人階級利益放在首位,強調政府外交戰略的主旨,首先是服務於內政)。

本文認為,蘇利文訪華,主要目的是化解巨大的地緣政治壓力。這一點,最近美國摩根斯坦利的CEO的看法,就很有說服力。他直接指出,美國當前的主要問題,首先是地緣政治壓力,然後才是其它如金融、就業,通膨,高科技、AI、大選等。值得注意的是,他將大選放在最後一項。這傳遞出在巴以衝突激化、烏克蘭戰爭升級背景下,美國上層精英對美國軍事霸權與美元霸權關係的「理解」,以及地緣政治上的「輕重緩急」。

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過去美國政治文化中,選戰熱度越高,中美關係就越加動盪的「規律」,出現了難得的變化,不是升溫而是有所降溫。以及為什麼對於從「中國議題」撈取大選政治資本,兩黨都出現「相對謹慎」的現象。

二、中國不與美國為敵

面對亞太地區戰略安全困境的加劇和地緣政治壓力的增大,中國一方面做好防備,比如中俄總理最新簽署聯合公報。但另一方面,中國更強調世界需要和諧,亞洲國家需要安定,中國不希望樹敵。中國多次指出,當前亞太地區局勢的緊張,完全是美國有意為之。在今年東協領導人高峰會議上,王毅外長還直接點了美國的名。指出北約插手印太,南海、台海衝突不斷,美國是主因。指出在美國糾集的「反華盟友圈」中,「日本跳得最高」。

與此同時,今年7月27日,中國駐美大使謝鋒在紀念中美建交45周年研討會上致詞時進一步指出:「美國把中國作為假想敵是嚴重戰略誤判」。強調「中國從來無意,也不會干涉美國大選和內政」。強調美國的軍事霸權將中國視為「戰略威脅」,認為中國發展了,就是對美國軍事霸權構成了挑戰,是「誤判」。謝鋒指出,中國對美政策的重點是「中國不願與美國為敵」。同時也敲打美國,不得強行將中國的「國家統一事業」與「地區不穩定」掛鉤。

從地緣政治角度,從蘇利文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的身分看,這次訪華重點是在越來越複雜的地緣政治中,減少中美兩軍之間「誤判」的可能,以及回應中國提出的「不與美國為敵」。從美方看,通過與中方的軍事溝通,表達其不放棄與中國軍方努力達成戰略共識的機會。中方的回應是:中美兩軍互動要順利開展,關鍵在於平等相待。中方還強調:「從實力地位出發,不是國與國交往的正確方式」。

兩軍溝通與台灣問題上的「通達」

中國文化,待人接物,講究得體。這次美方應該有體會。

一、兩軍關係方面的「通達」

一段時間以來,中美關係的狀況是:雙方高層已進行了多次溝通,但外交互動流於表面,停留在「只說不做」的層次。雖然在現實中,許多事情是「拿起話筒就可以解決」的(中國前駐美大使崔天凱語),但從「氣球事件」開始,中美兩軍在海上、空中的摩擦逐漸增多。中美關係前景的不明朗,地區局勢的緊張,美國當然「心中有數」。

這次蘇利文以美國總統安全事務助理身分,就中美兩軍溝通事宜上,雙方的「通達」在於:按照中國習俗,如果有事求人,就應該上門。回顧前幾次中美會面,除舊金山會面外,其餘都是選擇協力廠商國家。而這次是蘇利文到北京,但事由是受中國方面邀請。看起來「是雙方各有所求」,不存在「可能美國的需求更多」的假設。

此外,如視頻中,蘇利文與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張又俠會談時有一個鏡頭,提供了細節。張又俠在會談開始時直言:「你提出要見我,所以我們安排了這次會面」。可見,雙方在建立「溝通」上,都顯示出「通達」。至於中國希望美國做的事情,美方對自己立場的解釋,對自己前提的「堅持」,對中方的「回應」,都可以關起門來談。比如:美國和北約急著要尋找「亞洲烏克蘭」,中國要「堅決堵住」。

二、美方在台灣問題上態度有講究

台灣問題上,中國除了強調維護國家主權與領土完整的紅線「不可跨越」,還指出外部勢力正在危害台海局勢,對地區和平與穩定造成了衝擊。強調美方應把「不支持台獨的承諾」落到實處,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停止武裝台灣,支持中國和平統一。

蘇利文表示,美方堅持一個中國政策,不支持台灣獨立,不支持「兩個中國」,不支援「一中一台」。但一個值得注意的細節是,蘇利文沒有提及「美國對台灣的承諾」(美國也搞了小動作,這就是在最近公布的民主黨競選黨綱中,在對華政策部分,除三個公報,《與台灣關係法》之外,加上了美國對台灣的「六項保證」)。

一個對比是,拜登政府從阿富汗撤軍時,蔡英文借機加緊與美國的軍事勾連,表示「台灣民眾就美國是否會拋棄台灣」。蘇利文以國家安全事務助理身分,就民進黨當局提出的疑問「隔空回應」說:台灣的情況與阿富汗不同,美國對台灣的承諾,一如既往地堅實。

蘇利文不提及「美國對台灣的承諾」,迴避把美國的意圖表現為「美國所提出的條件」。從姿態上看,是有 「講究」的,從其總統安全助理的「政治身分」,以及原來代表的,拜登班子中奉行自由主義的國際干預派,藉口「民主」和「人權」問題,一貫推行強硬對華政策的立場看,蘇利文姿態上的「講究」,可視為對「通達」的表現。

結語

國際關係中,在直接效應與間接效應並存的條件下,由於直接效應在短期內難以觀察到,從間接效應中獲益,是一種明智的選擇。提出中美外交「通達」的概念,意義就在於此。總是用「霸權穩定論」、「修昔底德陷阱」等西方理論解釋中美關係,就會把事情弄成「鐵板一塊」。中國雖然不害怕中美敵對,但中國希望中美不要「破局」。世界需要中美關係的穩定。

※以上言論不代表獨家報導立場※


更多《獨家報導》

guest
0 留言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