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意大聲公/夜間不要缺電,更不要有罹癌死亡風險(鐘重發)

圖/pexels
圖/pexels

鐘重發/空大講師

台灣癌症基金會指出,空氣汙染危害身體健康,其中又以PM2.5(直徑小於2.5微米的懸浮粒子)為最主要的人體傷害原。該會指出PM2.5濃度每增加10ug/m3,總死亡風險會上升4%,而肺癌死亡風險會增加8%。

早在2015年台灣研究團隊即領先全球率先證實,長期暴露在高濃度的PM2.5環境裡會提高約兩成的罹患肝癌風險,這項研究刊登於2015年12月在國際重量級期刊《美國國家癌症研究院期刊》,是台灣研究單位對空氣品質研究的重大國際貢獻。

「PM2.5增加肝癌風險」的研究是曾任副總統與行政院長的陳建仁在任職中研院時與陽明、成功大學合作組成的研究團隊所做的重要研究,陳建仁應對PM2.5研究結果最為熟悉,不過陳建仁在擔任副總統後,卻不見對降低PM2.5有何實質的精要建言,在擔任行政院長後,也不見對降低PM2.5有何實際的重大作為。

中央研究院院士郭位曾說全球每年有650萬人死於PM2.5,且以西太平洋與南太平洋尤鉅,而台灣正位於西太平洋與南太平洋之交界,PM2.5更是嚴重。郭位在2013年曾提出,台灣因核一、二、三厰取代相當的火力發電,對減少空污危害相當有貢獻,台灣的核能發電至少可拯救6000條因燃煤而亡的人命。

只是在核一、核二廠機組陸續停役後,台灣的核能發電廠僅剩的核三廠2號機也即將於2025年停役,不過台灣的太陽能和風電等綠能的發電量能既不夠穩定又不夠充足,因此在核能發電廠全部停役之後,燃煤、然氣的火力發電機組勢必再增加,提供台灣穩定、充足的電力供應民生用電與高科技產業。

「企業生態系統與生物多樣經濟學聯盟」與環境研究公司Trucost在2013年即共同發布報告指出,燃煤發電是全球環境成本最高的產業。根據台電9月9日21時的電力提供中,燃煤發電約佔34.34﹪,燃氣發電約佔49.53﹪,燃油發電約佔1﹪。

雖然燃氣發電比燃煤發電較不易產生PM2.5,但看到台灣現行夜間近85﹪的用電都來自燃煤和燃氣發電,而且易產生PM2.5的燃煤發電佔約三成五的高比例,當真如民間謔稱,台灣是用「肺」在發電真的不為過。

2023年癌症為台灣十大死因之首,而肺癌是癌症排行榜中的第一位,肝癌是癌症排行榜中的第二位,肺癌、肝癌兩者都與PM2.5有高度相關,而PM2.5又與燃煤發電產生的懸浮粒子有高度相關,台灣肺癌、肝癌發病率如此之高,醫療學者應該好好研究是否與台灣的燃煤發電有關連?

台灣需不需要核能發電,應該交由專業來評斷。不過降低燃煤發電的PM2.5對民眾健康危害有其急迫性,前總統蔡英文曾有句名言:「裝睡的人,是叫不醒的」。不知政府在要穩定電力的前提下,「在夜間」是要如何能降低燃煤發電呢?

自己的國家自己救……《民意大聲公》歡迎投稿建言,以1000字為限,惟無稿酬,來稿請註明《民意大聲公》;另《名家專欄》徵能拚流量好手,字數不限以篇計酬;本媒體有准駁權利,來稿請寄:scooptwre@gmail.com


更多《獨家報導》

guest

0 留言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