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不平/美中電動車關稅戰 注定兩敗俱傷便宜了誰(蔡鎤銘)

圖/獨家報導編輯部製圖
圖/獨家報導編輯部製圖

獨家報導 蔡鎤銘/評論

美中電動汽車競爭與保護主義

據《華爾街日報》星期五(5月10日)的獨家報導,拜登政府正準備在未來幾天內提高對來自中國的清潔能源產品的關稅,其中對中國電動汽車的徵稅將提高4倍。中國官員批評說,美國的做法是「錯上加錯」,中方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捍衛自身權益。

這一消息引發了國際社會的關注和爭議。其中包括對中國電動汽車進口關稅的大幅提高,從現有的25%增加到100%,以及對所有進口汽車徵收額外關稅的計劃。這一舉措被美國官方解釋為對國內汽車產業的保護,但實際上,背後可能存在更為複雜的動機。隨著中國電動汽車產業的崛起,美國面臨來自中國的技術和市場競爭的壓力,而一些觀察人士質疑這種排除中國電動汽車的舉措是否僅僅出於自我保護,或者其中是否存在其他更深層次的考量。

這種情況下,美國商務部今年二月宣佈對中國EV等連接到互聯網的「聯網車」進行安全調查更加突顯了雙方之間的競爭與摩擦。美國商務部部長雷蒙多(Gina Marie Raimondo)在記者會上指出:「在中國EV普及到美國市場並危及美國公民的隱私和安全之前,美國政府將採取必要的措施來應對中國EV」。

此外,美國政府對中國EV進行安全調查的舉動也值得商榷。其聲稱是基於對「國家安全」的考量,擔心中國的電動汽車進入美國市場可能會帶來安全隱患,尤其是涉及到聯網車存在的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問題。然而,這種行動更多地被視為承認中國技術更先進的一種回應,意在維護美國在汽車領域的技術優勢,而非真正的安全考量。

這些行動加劇了美中之間的對立,不僅是關於汽車產業,還涉及到更廣泛的問題,如過剩生產和低價競爭等。美國政府的保護主義行動被認為是為了保護國內產業,但這也導致了與中國之間的經濟和貿易關係變得更加緊張,增加了雙方之間的對抗與摩擦,對兩國經濟和國際貿易關係構成了威脅。

美中電動汽車競爭與貿易摩擦

美國政府最近採取一連串排除中國電動汽車(EV)的行動,試圖阻止中國在電動汽車領域的擴張。然而,這一舉措引發了有關保護主義和國家安全的廣泛討論。而這種美中之間的摩擦,並非僅侷限於電動汽車領域,而是牽涉到更廣泛的貿易議題。由於美方指責中國的過剩產能,中國企業通過低價出口正在加劇與美國政府和國會的緊張關係。

美國財政部長葉倫在今年三月的參議院聽證會上指出:「中國的過剩產能正在扭曲全球價格和生產模式,對美國企業和工人造成了嚴重衝擊。」這表明,過剩產能已成為美中貿易關係中的一個重要藉口及爭議點。葉倫在四月份訪問中國期間再次強調了對中國電動汽車等領域補貼的擔憂。他表示,如果中國不採取有效措施,美國將不惜採取各種手段,包括提高關稅,並同意建立討論過剩產能問題的協議。

這些爭議和行動凸顯了美中兩國在電動汽車領域的激烈競爭。面對中國電動汽車的競爭,美國不僅需要增加對電動汽車技術的投入和研發力度,還需要政府的全力支持和引導,以確保美國在全球電動汽車市場中的競爭力。然而,美國面臨著政策調整、供需挑戰以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等問題。這些挑戰不僅影響了電動汽車的普及和推廣,還可能對美國的汽車產業和國家安全產生影響。

逆風加劇「與中國脫鈎」的艱難性

美國政府為限制中國電動汽車大規模進入美國市場,對從中國進口的汽車徵收高達25%的制裁關稅,並考慮進一步提高關稅。議會更極端地提出將進口稅率提高到125%或要求每輛車增加2萬美元關稅。然而,這些措施被視為對中國的一種遏制手段,面對龐大的中國市場,類似日本對美國出口實施自主規範一樣,很可能難以實現預期效果。

儘管美國政府最近放寬了國內對電動汽車轉型的環境規範,被解讀為對中國電動汽車的一種警惕,但要真正擺脫對中國的依賴並非易事。美國汽車製造商在電池供應等方面仍依賴中國,意味著實現「與中國脫鈎」將面臨重重阻力。此外,中國商務部已向世貿組織(WTO)提出控訴,指責美國的保護主義扭曲了公平競爭,這一爭端可能加劇逆風,使美國脫鈎之路更加艱辛。

雖然出口限制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中國產業,但中國電動車產業已擁有強大競爭力,在技術和成本方面不斷改進。憑借龍頭企業的領先地位,中國電動車產業具備擴大出口優勢,讓美國的出口限制政策變得越來越難以奏效。

美中電動汽車競爭與發展:挑戰與前景

美國的保護主義可能對國內電動汽車產業造成不利影響,而且是否足以阻止或扼殺中國電動汽車市場的擴張尚未確定。美國政府對從中國進口的汽車徵收高達25%的制裁關稅,甚至考慮進一步提高關稅以阻止中國電動汽車的大量湧入。這些舉措可能在短期內對中國電動汽車產業產生一定程度的遏制作用,但從長遠來看,這種單邊的貿易限制可能導致美國汽車產業面臨技術滯後和國際市場佔有率的流失。

因此,美國政府需要更具前瞻性和靈活性的政策措施,以更有效地應對中國電動汽車的競爭,而不應僅僅依賴於保護主義手段。

(作者為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兼任教授、淡江大學兩岸金融研究中心國際事務召集人、台北張老師基金會副主任委員)


更多《獨家報導》

guest
0 留言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