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報導 張鈞凱/評論
1月13日晚間台灣大選結果出爐,大陸國台辦很快地以「發言人評論」的形式做出回應,開文破題即做出判斷:「這次台灣地區兩項選舉結果顯示,民進黨並不能代表島內主流民意」。
平心而論,本次大選結果頗為詭異。有人認為是「三贏」,民進黨贏總統,國民黨拿立法院,民眾黨得關鍵少數;反之,也有人認為是「三輸」。輸贏的定論,端視論者站在什麼立場而定。
那麼,大陸國台辦的定論是否準確?這個問題攸關未來北京對台政策的布局調整。首先,從六成民意希望下架民進黨的角度來看,民進黨確實不能代表主流民意。侯友宜與柯文哲的選票加起來約莫六成,而賴清德只拿到了約四成,僅略高於2000年陳水扁的39.3%得票率。
而從立法院新席次分布來看,國民黨雖未過半,但躍升為第一大黨,再加上民眾黨握有八席「關鍵少數」,民進黨的賴清德陷入了「朝小野大」的「雙少數總統」困境。立法院席次重新洗牌,也代表了新的民意,「民進黨並不能代表島內主流民意」,就此來說也是成立的。
然而,如果從更細微之處來做分析,「民進黨並不能代表島內主流民意」這句話還是存在著相當值得商榷的空間。2020年蔡英文大贏817萬票,四年之後賴清德只拿到了558.6萬票,其中減少的250餘萬票,可以說其中大部分轉移到了柯文哲的身上。這些人反對國民黨,喜歡蔡英文,但厭惡賴清德,所以改將支持寄託給了柯文哲,本質上還是「綠底」。
此外,眾人皆曰柯文哲拿到了年輕人的「鐵票」。據筆者探訪,柯文哲的年輕支持者,不少人認為民進黨跟國民黨一樣,都是老氣橫秋的象徵,不想因為投給他們而得到老派的印記。而柯文哲在兩岸問題上,不像賴清德那般「台獨」味道濃厚,也不像國民黨拿著「九二共識」卻又模模糊糊、曖昧清不清。柯文哲不承認「九二共識」之餘,則主張兩岸應和平交流溝通,正中年輕人不同於傳統民進黨和獨派片面且落後的「中國認識」,同時也符合年輕人對於「統一」的抗拒。
由此來看,如果今天大選沒有柯文哲這個選項,年輕人更有可能把票投給賴清德,或者不投票,也不會改為支持侯友宜。換句話說,希望與中國大陸保持距離,可以有和平交流來往,但不願意往統一方向挪移腳步的選民,恐怕才是台灣「主流民意」的有效解讀面向之一。
雖說最後的選舉結果,賴、侯、柯可謂「三足鼎立」,但最該感到擔憂的應是國民黨,因為整體趨勢呈現了民進黨「大綠」與民眾黨「另類綠」上下夾殺藍營的局面。就此角度而言,與其說是在野力量分裂,不如說是綠色光譜這些年來大幅度增長之後,在候選人魅力與獨或不獨之間出現了選擇分流。
更需要看到問題嚴重性的應該是北京。由於「去中國化」教育,以及「反中」、「拒統」意識形態的鐵板化,台灣全面「綠化」已是不爭的事實。因此,將此次大選定調為「戰爭與和平的選擇」,固然是直面事實的描述,卻忽略了台灣選民在意識形態與情感動員所產生的民粹主義與虛無主義。
例如,在賴清德的支持者中,不乏有人認為烏克蘭的全民抵抗是成功的,台灣未來就該以烏克蘭為效法對象,以對抗「中國威脅」;也有人認為,2022年裴洛西訪台後,中國大陸並不敢對台灣「地動山搖」,因此「親美抗中」路線確實足以「嚇阻」北京對台灣的圖謀。又如,在柯文哲的支持者中,其實還是有人知道台灣有「奔向戰場」的危機,但他們認為柯文哲還是能夠在拒絕「九二共識」的前提下,引領台灣成功「避戰」。
兩岸之間眼下最為缺乏的就是以「一中」為基礎的政治互信,理解兩岸關係歷史與法理複雜性,以及看清美國霸權利用「台灣牌」遏制中國和平崛起的人,或許都能看出上述賴柯支持者對於台灣問題與戰爭風險的天真或曰逃避。但不得不說,這就是台灣社會的現狀,希望兩岸停留在「只經不政」就好,或者是乾脆跟著美國與中國大陸「全面脫鉤」,不管持什麼理由,都認為戰爭離台灣還遙不可及。
這才是今日台灣令人擔心之處,在認識和判斷上,主觀願望全面壓倒了客觀現實,塑造出了如同李登輝「免驚啦,中共再大也沒我老爸大」這般,儘管昧於事實與現實,卻能讓選民狂歡不已的「主流民意」。兩岸和平的危機,其實就隱藏在台灣社會如此之心態裡面。
國民黨在兩岸問題上的退縮、保守與無所作為,只會讓自己不斷萎縮下去,難以寄予希望。而中共在判斷「民進黨並不能代表島內主流民意」的同時,還應該看到所謂台灣「主流民意」的內在真實肌理,進而做出相應的兩岸政策調整,至少得先跟這些「主流民意」對頻,才有對話與說服的可能。
(作者為《香港01》駐台灣首席記者,廣州暨南大學講座教授)
更多《獨家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