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戰會論壇/日本軍備透過美國轉移烏克蘭 適用台海衝突嗎

烏克蘭的愛國者飛彈一日擊落3架俄戰機,日本隨即宣佈提供數十枚愛國者飛彈,成為二戰後日本向戰爭中國家提供武器首例。
烏克蘭的愛國者飛彈一日擊落3架俄戰機,日本隨即宣佈提供數十枚愛國者飛彈,成為二戰後日本向戰爭中國家提供武器首例。

黃惠華/台灣國際戰略學會副研究員

日本政府決定轉讓「愛國者」防空飛彈系統給美國,以補充美軍援助烏克蘭後的庫存,引起戰略專家的討論。有人認為,在兩岸僵持未解之下,此舉恐將升高區域衝突風險;有人主張,美日可藉此為日後共同應對潛在台海衝突立下先例,且有助於刺激美日合作生產彈藥武器。

另一方面,關於部署在沖繩縣先島諸島的航空自衛隊地對空攔截飛彈「愛國者3(PAC-3)部隊」,日本防衛省擬縮小規模,但繼續在當地保留一部分。當沖繩為了台海情勢激化感到緊張之際,台灣政府卻認為大陸若武力攻台則風險過高,不認為立即會出現突發事態。但是,台海衝突不等同於烏俄戰爭,兩種不同型態的衝突模式,美日同盟軍備轉移烏克蘭未必適用於台灣,日本轉移少量的愛國者飛彈系統,不至於改變區域平衡態勢。

日本軍備轉移烏克蘭 需透過美國

烏俄戰爭陷入僵局已經接近兩年,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頻頻出訪歐洲國家,尋求新的武力支援,強化戰力。目前烏俄兩軍都堅持唯有軍事解決,才是終結烏俄戰爭的最佳策略。為了改變僵持的局面,烏克蘭需要更強烈的軍事行動,需要大量新武器、彈藥與軍事裝備,讓烏克蘭奪取軍事主動權。

然而,這個關鍵時刻,烏軍求援計劃在美國國會遇阻,美國政府只好把腦筋動到日本身上,基於美日同盟責任與義務,日本有義務對美國提供勞役及物資。但是對日本來說,基於「武器出口三原則」是指1967年日本國會通過的「禁止對共產國家出口武器、禁止對聯合國下達禁令的國家出口武器、禁止對捲入國際紛爭的國家出口武器」。日本無法直接軍備轉移給烏克蘭,轉移給美國卻是一個可行的變通方案以及符合現實的需要。

2022年年初,為了因應台灣有事,美日外交部長國防部長2+2會談之中達成共識,美日聯合作戰方案在日本西南的鹿兒島縣,至沖繩縣的西南諸島建立臨時攻擊基地。目的是針對台海問題出現緊急狀況,做好應對準備。

依據《美日安保條約》適用於釣魚台,美日同盟採取的聯合作戰計畫,日本將原本的防禦範圍之內,從西南諸島戰略環境延伸到台海,無奈日本自衛隊僅能採取守勢態勢及低度使用武力的行動限制。經過安保文件修改之後,日本現在擁有反擊敵方基地的能力,同時加強西南群島的空防系統,日本有更多的手段防衛西南部區域的安全。

在台灣,同樣強化飛彈防禦系統,2022年12月美國國務院提議對台軍售達100套愛國者三型增程型飛彈(PAC-3 MSE)以及雷達、支援裝備,將可強化台灣防禦飛彈能力。

美國在日本、台灣佈下飛彈防禦天羅地網,無論是美日同盟的聯合作戰計畫,到日本反擊敵方基地能力、重兵部署西南諸島,建構飛彈防禦系統,成為美日台同盟,建構威懾力的行動依據。因此,烏克蘭模式,未必適用於台灣,日本轉移少量的愛國者飛彈系統,不至於改變區域平衡態勢。

台灣人民出現對大陸恐懼心態

台灣選舉通常與中國因素有關,賴清德選戰主軸定位民主與專制的選擇,將與大陸的對抗作為政治動員的核心軸線,試圖激發民眾的所謂「亡國感」心理。中美兩國的戰略博弈、兩岸關係的冷對抗狀態,結構性因素促使民眾群體對大陸產生高度不信任感,出現恐懼的心態。

這次選舉,大陸再次落入民進黨選舉陷阱,出現所謂的「中國介選」戰術,從領導人再到國台辦、解放軍的行動,通通不缺席。新年前夕,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透過官媒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對外發表2024年新年賀詞。習近平宣稱,「祖國統一是歷史必然,兩岸同胞要攜手同心,共享民族復興的偉大榮光」,這種良善的祝詞,仍被民進黨解讀成「介選」的意圖,可見兩岸僵持暫時仍處於無解狀態。

除此之外,共軍軍事嚇阻行動定期在台海周邊進行軍事演習,出動飛彈部隊、各類航空、海軍部隊、電子情報、電子戰部隊,目的在檢驗不同軍種之間聯合作戰體系協作下,如何在台海衝突時奪取制海權、制空權、制訊息權的可能性。解放軍不隱藏對台進行全面海上封鎖的軍事行動,已非新鮮事,變成一種例行性的軍事活動。

解放軍例行性的以武力宣示立場,這是一種意志的對抗,防止台獨行徑;防止台灣得到外部支持。尤其是解放軍對台的各種軍事行動,也代表著解放軍隨時都能做出軍事反應,以遏制民進黨出現法理台獨的圖謀。

台灣人面對大陸各種文攻武嚇,出現無感的狀態。但是,在台灣執政黨擅長操作群眾的群體情緒,透過情緒或情感面所激化出的動員能量,出現大陸威嚇台灣的群體抗拒,反倒是產生對主權安全的關心,這就讓民進黨撿到槍,他們只要操弄反中、抗中、介選等情緒,選票就能輕易的向綠營轉移。

這種不斷被操弄的兩岸冷對抗,賴清德陣營的「獨獨配」是否會帶來戰爭,沒人敢預期,但若台灣有事,日本若把愛國者防禦型飛彈對準解放軍,在美日同盟之下,也不是不可能的事,這是兩岸不得不警惕的地方。

(作者黃惠華為台灣國際戰略學會副研究員,國戰會專稿,本文授權《洞傳媒》國戰會論壇、《中時新聞網》言論頻道、《獨家報導》同步刊登)

※以上言論不代表獨家報導集團立場※


更多《獨家報導》

guest
0 留言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