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政要訪台3-2/法國政要訪台:危機高漲促歐盟友台?

(獨家報導)【特約記者雷明正/專題報導|圖/資料照片、總統府、外交部提供】

近期外國許多政要密集訪台,不少人抱持樂觀態度,認為這是台灣受到外國重視的重要訊號,但政要訪台並非單純政治表態,多數人都另有所圖,本刊深入訪查,近年頻訪台的這些外國政要,都抱持什麼鬼胎?到底圖台灣什麼?

與美國政要訪台的高調態度大不同,歐洲國家政治人物來訪反而較少談政治議題,多以與台灣的經濟合作為主。其中向來與中國交好的法國,近來訪台次數也逐漸增加。

今年7月,晶片製造商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和晶圓製造業者格芯,將在法國投資設立新廠區,預計創造約1,000個就業機會,並對歐洲晶片研發計畫提供支援。

法國政要訪台 歐盟試金石

這座新廠是龐大合作投資的一環,法國政府將提供的雄厚金融予以支持。雙方並未揭露太多細節,不過法國《費加洛報》報導,新廠廠址位於法國中部城鎮克羅萊(Crolles),投資額約40億歐元,由此可以看出,歐洲國家也希望能夠擺脫在經貿上被中國的控制,與美國一樣欲自建半導體產業鏈。

政治上的意涵並非法國的重點,然而只要與中國友善的法國踏出第一步,等於是為了英國和德國等其他歐盟大國建立一個台灣合作模式,對於歐洲自建半導體產業鏈有相當大的幫助。

在美眾議院議長裴洛西高調訪台後,多個國家嗅到美國在晶片製造上的不尋常企圖,均危機意識高漲。無視於中共隨後發布重大環台軍演,法國參議院代表團也緊接來台,是裴洛西訪台後,第一個來訪的歐洲國家,其對中國大陸所釋出的政治訊號、為歐洲國家測試水溫的意味相當濃厚。

法國來台尋求合作 英德接力

法國雖然傳統上與中國大陸友善,但當地政界普遍認為,「和中國是夥伴,經貿則是競爭、政治則為敵手」,因此在美、中兩強對立下,法國朝戰略自主推動務實外交,在邏輯上也屬合理。此外,年底英國與德國也規劃政要訪台,歐美國家訪台背後有明顯的商業考量,不在話下。

除了法國英國德國,最上層的歐洲議會去年10月高票通過「歐盟M31台灣政治關係與合作」報告,建議成員國提升與台灣的政治關係,隨即歐洲議會對中關係代表團團長包瑞翰(Reinhard Bütikofer)就公開宣示,計畫今年12月與議會貿易委員會的成員訪問台灣,推動投資協定。

歐洲沒有先進晶圓廠,戰略零組件大量依賴對外採購,且競爭對手日益精進技術,歐洲卻故步自封,影響使用外國零件工業成品外銷市場,包括法製飛機(空中巴士、直升機、飆風戰機、 達梭獵鷹商用機等),甚至武器系統、鐵路設備、超級郵輪、核能及超級電腦多項產業。

有利執政黨年底選戰 一拍即合

未來歐美國家還是以半導體產業鏈為主要目標,對台灣政府支持則是順帶的政治宣示。適逢台灣年底縣市長選舉,對於外國政要接連訪台,讓執政黨有機會加強宣傳,大打「友台」牌,對選舉有利;外國政要與民進黨一拍即合,更助長了這批外國友人訪台的熱潮。

歐美各國在美中對抗架構下派員訪台,政治目的可能各懷鬼胎,但顯露在外的卻是相當有趣的步調一致。《美國之音》有文章認為,如果北京的反制措施被西方國家解讀為「反應過度」,將激起西方民主國家同仇敵愾,導致更多國政治人物前往台灣訪問。

guest
0 留言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