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報導 李建南/政治工作者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公開表示,「只要能政黨輪替什麼都可能」;前總統馬英九時代的「國師」陳長文律師投書表示,侯友宜競選辦公室執行長金溥聰把侯友宜當選置於政黨輪替之上,是最大的戰略錯誤。「藍白合」是眾望所歸了嗎?陳長文所提出的「在野大決選」,共提一組候選人,是否唯較佳選項?
陳長文建議在野大決選
反對藍白合,堅持只投給國民黨的基本教義派是侯友宜的死忠,唯民調顯示這樣的盤還不足以讓侯友宜勝選,侯友宜必須爭取的潛在支持者,就是雖認同政黨輪替,但對侯友宜還存在某些疑慮的群眾。
因此,陳長文認為金溥聰最大的戰略錯誤,是把「侯友宜勝選」擺在「政黨輪替」之上,而讓侯友宜失去感動選民的力量,點出金溥聰的盲點。領先者可以在同溫層取暖,落後方必須要開疆拓土;如果侯友宜,或者說國民黨一再強調「就算保送賴清德,也絕對不會分票」,固然可凝聚本就支持侯友宜的群眾,但對更支持政黨輪替的人,反而拉遠距離。
又如國民黨屢屢向郭台銘喊話「參選會讓民進黨得利」,「若為個人權位,不該在這塊土地上打拼」,選民也會想,那民調落後者堅持不整合,是不是也讓民進黨得利,國民黨現在是為政黨輪替,還是為自己的權位打拼?
陳長文提出「在野大決選」,在投票登記日前做公正民調,勝者為正、敗者輔佐,在野聯合參選總統的主張確實擁有正當性;侯、柯、郭三人誰拒絕,誰就會是分裂的罪人,只有這樣的壓力,才能迫使在野共同推出一組候選人。
至於「在野大決選」該不該納入郭台銘?我們認為應該。郭台銘到現在能維持一定聲勢,就是當時國民黨的徵召沒有經過初選,給予他某種正當性。郭台銘如果不參加「在野大決選」,會直接被邊緣化;參加之後落敗,也沒有正當性再戰;假若郭台銘於在野大決選中勝出,那是他的本事、民之所向只能接受。
至於擔心「在野大決選」讓侯、柯、郭互批互鬥,製造在野陣營的內部分裂、對立,我們要反問,沒有這個大決選,侯、柯、郭就不互批互鬥?
在野大決選下架民進黨最佳公式
總統只有一位,有競爭就有摩擦,「在野大決選」至少是在一個框框內公平競爭,而且勝出者還需要對手的票源,累積更大的資源,不是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再換句話說,不要在野大決選,難道有更有好的方法,更大的機會來實現政黨輪替。
侯友宜是優秀、正直的人才,我們絕對相信他能夠在「在野大決選」中脫穎而出,逆轉柯文哲;退一萬步,如果沒有信心在「在野大決選」中獲勝,一個連第二名都沒有把握的候選人,有資格代表在野陣營,爭取第一嗎?
順政黨輪替者昌、逆政黨輪替者亡,這是2024在野陣營的鐵律。現在國民黨已經不會「換侯」,金溥聰扮演黑臉的階段性任務已經完成,接下來或可嘗試溫暖的一面,讓金小刀變成金太陽。
※以上言論不代表獨家報導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