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海峽兩岸校園足球友誼邀請賽 以球會友 跳脫兩岸框架

臺灣本次獲邀參賽的隊伍:臺南一中足球隊與新竹仁愛中學足球隊。

獨家報導文:葉惟禎|圖:《獨家報導》資料庫

年輕學子踏出國門看世界,除了進行球技的交流之外,更能跳脫出電腦的框架,從而對人生有更積極主動的想法,絕對是本次的足球賽事,另一個最大收穫。

台海出版社主辦的「第二屆兩岸校園足球邀請賽」,於7月23日在北京盛大開幕,並於7月31日順利圓滿閉幕。此次邀請賽共有台灣與大陸共7支隊伍參加,台灣受邀參賽的隊伍為台南一中足球隊、新竹仁愛中學足球隊,大陸則有北京二外附中代表隊等球隊參加。
此次邀請賽備受各方關注,包括全國政協常委、台盟中央常務副主席黃志賢、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交流局副局長王冰等重量級人物,均出席此次盛會,現場冠蓋雲集、熱鬧非凡,許多來自各行各業的精英領袖以及媒體朋友,共同見證了這一大盛事。《獨家報導》很榮幸成為台灣唯一受邀的媒體,社長張淯更親自帶隊前往採訪,全程參與9天的賽事與各項活動。

球員在高溫豔陽下奮力踢球,積極爭取首勝。
球員在高溫豔陽下奮力踢球,積極爭取首勝。

兩岸的交流 一定要向下扎根

黃志賢表示,足球運動是團體運動,需要大家齊心配合,團結協作,而這也是它獨特的魅力、豐富的內涵所在,在中國大陸與台灣都廣為人們喜愛。它以競技體育的觀賞性帶給人們快樂,作為一項集體性的運動方式,也更讓大家加深了對團結協作重要性的感悟和認知。

臺灣本次獲邀參賽的隊伍:臺南一中足球隊與新竹仁愛中學足球隊。
臺灣本次獲邀參賽的隊伍:臺南一中足球隊與新竹仁愛中學足球隊。

而此次台南一中和新竹仁愛中學的球隊前來參賽,與大陸部分中學和一些足球俱樂部的少年運動員同場競技,絕對是兩岸青少年學子親身參與交流的一次相當難得的機會。尤其新政府上台,兩岸官方的溝通機制形同關閉之際,民間團體的交流更是彌足珍貴,且不可少。

青少年是國家和民族的未來,也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未來。黃志賢期盼通過海峽兩岸校園足球比賽,兩岸少年運動員結交更多新的朋友,增進相互了解,「以球緣促海峽情義,以少年固兩岸友誼」。
更希望這一次的比賽,能成為台南一中與台盟良好交流的新起點,今後雙方能多來往、多互動,讓兩岸的交流向下扎根。

台南一中學生:爭取暑假擔任交換學生

本次台灣受邀的台南一中足球隊與新竹仁愛中學足球隊,球員大多是第一次到北京,對於能在這麼大的球場踢球感到無比興奮,也很珍惜此次學習交流的機會。

百聞不如一見,在賽事舉辦期間,主辦方招待學生參訪紫禁城與登長城等世界文化古蹟,親身感受當地城市傳統與現代融合的深厚文化底蘊,讓眼界與見識,不再侷限於小小的電腦螢幕上。
台南一中有學生表示,當他們到中國唯一的國家級綜合性科技館──中國科學技術館參訪時,他對場館的布置、每一個樓層的規劃,印象非常深刻。尤其能親手操作課本裡才能看到的實驗,還有近代物理實驗,以及現代大型機器的講解等等,無一不讓他收穫滿滿。

尤其回到飯店後,再看到電視上的科普節目,真的可以感受到大陸對科學教育的推廣非常重視,「中國能在近十年快速崛起,絕對不是意外。」他有感而發的說。
至於第四天的北大、清華參訪之旅,更讓他感觸頗深。「我看到北大與清華的後方,連結中關村、石家莊等創業大街,將產學產學合一,讓我非常心動。」他直言:「看了北大與清華的環境之後,我會積極爭取暑假來這裡擔任兩個月的交換學生。」

年輕學子踏出國門看世界,從而對人生有更積極主動的想法,絕對是本次足球賽事另一個最大收穫。
本屆開幕式後,台南一中足球隊與承辦方北京博澳足球俱樂部隊進行了首場比賽。在30多度的艷陽下,使出渾身解數,即使只是友誼賽,雙方仍發揮運動家奮戰到底的精神,激戰至最後一分鐘。
值得一提的是,在比賽過程中,只要有對方球員不慎跌倒,大家都不分彼此,主動伸出友誼的手拉對方一把,充分展現出運動家的風度。兩岸年輕人在運動交流中執起的友誼之手,為競爭激烈的比賽,融入溫馨暖人的氣氛。

台盟中央常務副主席黃志賢 以台盟為平台 為兩岸搭起合作之橋

全國政協常委、台盟中央常務副主席黃志賢,對本屆賽事非常關心,「去年第一屆賽事在浙江寧波的象山舉辦時,我因另有公務而無法參與感到非常遺憾,因此,今年我無論如何,都要求自己一定要來,要為舉辦好這樣一次兩岸青少年的體育交流出一點力。」
很多人不知台盟中央是一個什麼樣的單位,其實,台盟中央的全稱是「台灣民主自治同盟中央委員會」,是由生活在祖國大陸的台灣省籍人士組成的政黨,是8個參政黨之一,目前在18個省、市有台盟組織。
黃志賢說明,台盟是台灣人民在「二二八」後,由一部分從事愛國民主運動的台灣省人士根據當時台灣人民反對國民黨獨裁統治、實現民主政治和地方自治的願望,以「台灣民主自治同盟」作為名稱,於1947年11月12日孫中山誕辰日在香港成立,至今已有近70個年頭了。

全國政協常委、台盟中央常務副主席黃志賢。
全國政協常委、台盟中央常務副主席黃志賢。

生長在北京卻不忘故鄉情懷

而身為台盟中央常務副主席的黃志賢,出生成長在北京,但祖籍是台灣台南,他的父母親都在台南生活過。
「我從小聽父母親講過許多故鄉的故事,講台南的孔廟,講赤嵌樓,講延平郡王鄭成功的故事,也講台南的人文風貌、民間習俗和各種美味小吃,讓我知道了台南是寶島台灣的歷史文化名城。」
黃志賢從很小的時候,就一直想著長大後有機會,一定要到美麗的故鄉去看一看,體驗故鄉的動人風情。兩岸開放交流和人員往來之後,黃志賢也去過台灣數次,只要有時間,都會到台南領略父母親口中那終生難忘的故鄉情韻。

由左至右為:鄭世凱(台海出版社編審)、石嘉玫(營新醫院院長室特別助理)、李文吉(聯合文學總經理)、吳藝煤(臺盟中央宣傳部副部長)、張添唐(臺南一中校長)、黃志賢(全國政協常委)、鄭群亮(營新醫院院長)、郭慶(臺海出版社副社長)、蔡旭(臺海出版社副社長)、馬鐵(臺海出版社社長)、張淯(《獨家報導》社長)
由左至右為:鄭世凱(台海出版社編審)、石嘉玫(營新醫院院長室特別助理)、李文吉(聯合文學總經理)、吳藝煤(臺盟中央宣傳部副部長)、張添唐(臺南一中校長)、黃志賢(全國政協常委)、鄭群亮(營新醫院院長)、郭慶(臺海出版社副社長)、蔡旭(臺海出版社副社長)、馬鐵(臺海出版社社長)、張淯(《獨家報導》社長)

中學畢業後,黃志賢在北京市糧食系統的企業擔任財會工作,從會計員做起,歷任財會科副科長、財會處副處長,後到北京市糧食局,歷任處長、局長助理,紀委書記,並兼任下屬一個公司的總經理,期間更取得高級會計師的職稱。北京市組建糧食集團公司後,任董事、副總經理、總會計師。資歷豐富而完整。
黃志賢認為他的成長過程,得益於政府對生活在祖國大陸的台胞和台胞子女的關心和愛護。改革開放初期的一些年,政府考慮到許多台胞家庭在「文革」中受到不公正待遇,台胞子女在上學、就業等方面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因此,中央和各級地方政府相繼推出了一些對台胞及其子女的特殊優惠政策,包括上學、就業、住房分配、職務晉升等方面予以一定照顧。黃志賢就是在這樣的大環境中,陸續讀完了大專、大學本科,直至取得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台盟 誓做民間團體交流的橋樑

多年來,台盟與台南醫師公會有著多年的良好互動與合作,近幾年來,台南醫師公會每年都組織醫師與台盟從事醫衛工作的盟員一起開展義診,為偏遠貧困地區的民眾義務服務。台中的原住民社會發展協會每年組團到大陸,與台盟一起至少數民族地區進行交流訪問,相互學習借鑑好的經驗。

而台海出版社與島內出版同行也有交流合作,在島內一些書店設立了專櫃。2015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之際,還與島內出版同仁華品文創出版股份有限公司連袂出版了《台灣同胞抗日叢書》,並在北京台灣會館和誠品書局台北旗艦店分別舉辦了新書發佈會;每年台盟還接待許多來自島內和海外的台灣同胞到祖國大陸各地參訪;台盟也與在大陸各地的台商台生建立了良好的關係,為他們解決創業、就學、生活等方面的問題。

「台盟每一位盟員的家鄉故里都在台灣,那裡有我們深愛的骨肉至親,有我們濃濃的鄉土情懷。」黃志賢說。
多年以來,台盟廣泛聯繫島內外各界人士,推動兩岸同胞的往來,未來,仍將持續促進兩岸經濟合作和各項交流,累積共識,增進互信,鞏固和深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