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曾敬豪|攝影:石雨鑫
隨著國內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趨緩,台灣各處陸續解封。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格萊珉銀行創辦人默罕默德•尤努斯博士(Muhammad Yunus)與蔡慧玲、王絹閔等先鋒天使共同創辦的財團法人台灣尤努斯基金會,為了深入探討疫情過後的趨勢、社企發展與產業轉型等議題,日前舉辦媒體交流暨感恩餐會,邀請資深媒體人和企業人士與會,暢談「新冠疫後的台灣經濟社會新契機」。
財團法人台灣尤努斯基金會董事長蔡慧玲表示,感謝長期協助基金會推廣尤努斯志業熱心公益的各媒體,謝謝《遠見雜誌》楊瑪利社長去年親自到泰國曼谷專訪尤努斯博士、今周刊開設基金會「65447尤努斯社企」線上專欄、正聲廣播電台以及中時旺旺集團去年大力協助推動宣傳東亞年會,【獨家報導集團】創辦人張淯去年更是一肩扛起號召各大媒體的工作,共同採訪報導基金會所主辦的東亞年會,支持基金會不遺餘力。基金會除了在台推動尤努斯社會型企業,近期台北市格萊珉儲蓄互助社也正在推動籌設中,籌備主委蔡慧玲也歡迎有志者一起加入推動善經濟。相信未來大家都能一同為後疫情時代下的共生,產生更多連結、激盪,並在彼此心中種下一顆善念的種子。蔡慧玲董事長說:「改變世界,需要全民的響應,一起勇敢相信善念與正面的力量!」
本次會談由台灣尤努斯基金會董事長蔡慧玲親自主持、副執行長吳秀卿簡報,與會來賓有【獨家報導集團】創辦人張淯、時際創意傳媒總顧問呂庭華、遠見雜誌社長暨哈佛商業評論執行長楊瑪利、今周刊數位部總監潘怡靜、正聲廣播電台協理宋流芳、斐翔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余曉亭,會中提出他們的觀點論述,供社會大眾參考。

【獨家報導集團】創辦人張淯表示,要讓台灣需要關注的地方被看見,更要發揮媒體影響力,來提倡正面的力量,希望大家拋磚引玉,一起共同推動尤努斯基金會的公益精神,改變新冠後的社會。


《遠見雜誌》社長楊瑪利認為,景氣應將是U型反轉,慢慢復甦,雖然許多產業仍然很辛苦地撐著,但應不至於會永久不振,所以要先做好準備迎接復甦的來臨。同時也提到她目前兼任哈佛商業評論執行長,在Youtube有CEO導讀時間,目前錄影比文字工作時間還多,正聲廣播電台協理宋流芳也認為,公益同好的分享交流,是讓正能量在社會得以匯流凝聚,並能激盪出改變社會的影響力。


時際創意傳媒總顧問呂庭華指出,此次疫情確實造成社會很大的影響,改變了很多人的行為和習慣,像是分批辦公或校園視訊教學,而且這次衝擊又比08年的金融海嘯還大,需求面何時才能恢復也很難說。今周刊數位部總監潘怡靜則強調,疫情過後,窮人的處境變得更加艱辛,後疫情時代應思考,可以給弱勢者什麼幫助?像尤努斯基金會曾輔導的案例,高雄大學尤努斯中心推動成立的「雨豆咖啡」,便很值得媒體報導,藉此鼓勵年輕的社企創業者,繼續做好這份工作。

斐翔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余曉亭也指出,疫情過後最重要的還是回歸到人類所共通的基本生命需求─平安與健康。商業模式發生的裂變,像小吃店必須尋求新的生存渠道,而外送物流業food panda或Uber eat也趁勢崛起。如果企業的商業模式能夠提出因應環境的問題,便能創發出新的可能性。
2006年榮獲諾貝爾和平獎的穆罕默德•尤努斯教授用行動成功地向世界證明,格萊珉銀行的機制對社會的效益。透過社會型企業的經營理念,來解決社會的問題。不以追求利潤為企業目標,以實現「善經濟」的循環累積為宗旨,來幫助窮苦人脫貧、翻身。
台灣尤努斯基金會副執行長吳秀卿認為,終止貧窮,實現一個無貧社會絕對是一個可以實現的夢想。並認為格萊珉銀行的運作機制是一個能因應疫情問題的影響,來幫助到更多在經濟上有難處的族群。為了能夠讓更多人知道尤努斯精神及其基金會的願景與使命,因此基金會特別邀請尤努斯博士6/18在北區YSBC設有尤努斯中心的大學線上討論會,以及6/23在南區YSBC的大學共計兩場線上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