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護大地的園丁 陳金海

陳金海 先生

獨家報導文、圖:慈濟基金會提供 提供

生如戲,人稱「阿海」的陳金海,在小學畢業的第二天,就去鐵工廠當學徒了。直到十七、八歲,才能穿得乾乾淨淨地,到知名的製藥廠當學徒。二十歲不到就進入模板這一行,一走就是三十多年,事業鼎盛時,一年營業額好幾億。陳金海年紀輕輕便當起了老闆,事業發達之後,人卻越來越不快樂,工作壓力讓他變得脾氣很大,不僅得了胃病,和家人的關係也非常緊張。三十四歲那年,他在醫院照顧爸爸時,沒想到一本《慈濟月刊》,讓他有了新的生命旅程。

一九九○年八月二十三日,證嚴上人應「吳尊賢文教公益基金會」之邀到台中進行演講。上人清早出門,見夜市收攤後,街上卻留下大量垃圾。於是演講結束,看到大家用雙手熱烈鼓掌,便說:「請大家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垃圾變黃金,黃金變愛心,慈濟志工從此開始積極投入資源回收與環保教育推廣。

陳金海投入慈濟就是從做環保開始,然而剛開始的環保回收只有陳金海自己一個人,出門開著賓士轎車的他,順便收髒瓶子、舊報紙。鄉親們猜測,阿海一定是做生意失敗了才會撿破爛。到後來,每個月的第二個禮拜天是慈濟環保日,當許多人還在賴床時,數不清的志工已穿梭在大街小巷回收資源了。

為了做環保,當時還在擔任董事長的陳金海開始騰出住家的部份空間當資源回收中心,與慈濟志工們集資購買卡車,輪班從事定時定點回收,並且自己製作看板與海報,展開宣傳、輔導社區志工分類整理,鉅細靡遺的推動環保計畫。在他的用心下,每月固定有一個大型回收日,各類資源分別置放於熱心民眾提供的空地,並主動清掃鄰近巷弄與公園。漸漸的整個資源回收網由點而線而面,由新北市蘆洲推廣至三重、五股、八里,進而與整個大台北區結合。

「全台慈濟環保點最密集的就是蘆洲長安街,幾乎每隔一兩百公尺就有環保點,拎著大包小包的大人、小孩,從四面八方不斷地向這些環保點靠近。有的人徒步,有的人騎腳踏車、摩托車,還有計程車停下來,從車窗遞出一個大垃圾袋。大家都是把家裡存放了一個月的回收資源拿來。」陳金海說。志工們微笑招呼接過那一袋袋的報紙、鐵鋁罐、塑膠、寶特瓶、玻璃瓶或是舊衣服,到處一片溫馨。鄉親們彼此噓寒問暖互道感恩,社區生命力活生生地展現在眼前。

陳金海欣慰地表示,他們在這一帶已工作了十多年,無論刮風下雨從不間斷,因為慈濟人跟市民有約有承諾,回收資源的多寡還在其次,看到成千上萬的人願意參與這樣有意義的事,感覺真是太好了!在踏出無私奉獻的第一步時,他的人生視野,也因為堅持不懈的善行而大為開闊,下半輩子的價值觀與方向也整個扭轉過來。

陳金海說,如果把慈濟拿掉,不僅是他的生活,連思想都會空掉,有些人不明白他為何如此節儉又這麼辛苦,他講也講不清,總叫他們親自來當志工,去體會,只要實際參與,就會明白有多甘甜。

這群只想把事情做到最好、在能力所及範圍內付出最多的人,他們「一邊做、一邊學」,把自己的潛能發揮到最大,在幫助別人的同時,得到很大的幸福,而這份歡喜是無法言語的。

回顧陳金海的人生路,十多年前,當公司的四位幹部想自己創業,阿海便將股份讓出五分之四與他們變成合夥人,自己仍然擔任董事長,有些人也許會認為這是「失」,對阿海來說,卻是大大的「得」。若不是讓夥伴們充分發揮,他又怎能一心一意地投入當志工,體會無私奉獻的海闊天空、與無量付出的歡喜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