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瑪科技 低資創業 利豐售出

獨家報導文:萬文隆 | 圖:彭級鋒 攝影

阿瑪科技公司執行長黃耀文以三十萬元創業,以七‧五億元出售,成功將公司賣出予第三方,自己還回任執行長。

瑪科技公司執行長黃耀文當年是技術背景出身,建中畢業後考上交通大學資工系,是典型整天坐在電腦前面的宅男,很會寫程式,國小時就會分析電腦病毒。大學時期正逢網路泡沫化之前,正是這產業最發達的時候,黃耀文靠著接案賺了不少錢,也因為大學時就修完研究所的課,因此念研究所時都在工作,可惜當時跟了兩個創業團隊,都沒做起來。
黃耀文後來決定去中研院資訊所工作,順便看業界狀況,待到第四年時壓力逐漸顯現,因為他不喜歡硬體產業的環境,但看到很多朋友都進了國內硬體大廠,他卻還只是一個臨時聘用助理,連銀行的貸款都沒辦法貸,頗感挫折。
某次念台灣大學國貿系的弟弟問他,怎麼他都無所事事,沒有一番成就?然而寫過許多年度最佳論文,作品也獲全球專業人士肯定的黃耀文,自認是標準的技術人才,只是不喜歡外面的工作環境。於是當弟弟提出兄弟倆一同創業的計畫時,他欣然接受,選擇與自己喜歡的人事物工作。

阿碼科技團隊,年輕有活力
阿碼科技團隊,年輕有活力

專業能力並非接班唯一條件

黃耀文一開始跟親戚借錢,接著再向外界募資。弟弟雖然對於創投界非常熟悉,但有個很大的問題,就是沒辦法跟這些投資人溝通,可能因為是技術背景出身,商務談判著實並非在行。
那時在台灣跑過不少創投,卻沒人要投資他們,於是決定到美國找看看,他們設定了一些條件,例如找以前自己創業的伙伴、技術出身等,很幸運地,透過資策會輔導,獲得Skype四個技術創辦團隊Ambient Sound Investments投資,就這樣組成公司,當時他幾乎都沒有出錢,因為近九成的股份都是團隊的。
「對我來說,工作最重要的,就是所有人都能在公司工作愉快,產品又可以被世人認同。」黃耀文形容。
談到企業傳承,黃耀文有一次失敗的經驗。興趣是學佛的黃耀文,為了更潛心向佛,曾決定自己四十五歲以前要退休,於是那時積極地尋找接班人。二○一一年他找到一個美國人,對方在十九歲時創立自己的第一家公司,多方考量下覺得應該很適合當接班人,就請對方來接任CEO的位子,也說服董事會,退出並讓位給他,此後專心學佛。

巾幗不讓鬚眉,女性職員撐起一片天
巾幗不讓鬚眉,女性職員撐起一片天

但一年後,黃耀文發現對方做得很吃力,且因人在美國,遠距離溝通造成問題,再加上國籍文化的關係,對方不了解台灣企業在國外市場的利弊。不得已下,黃耀文只得自己又回來接手。
「那人比我小五歲,但很有才能,當時在那情況下,只有看到他的才能,並沒考量到其它因素,例如他的經驗是美國那套,加上文化不太一樣,他不了解台灣要做美國市場的挑戰是什麼。」所以黃耀文由衷建議,找接班人除了考慮本身專業厲害,對方的經驗跟公司特性是否對盤,也是重要因素。

阿碼證點,產品更正點
阿碼證點,產品更正點

企業購併仍須照顧老員工

黃耀文在創業之初,早已設定,當公司發展到較成熟的時機,即業績已達一定規模,將考慮以購併的方式賣給第三方,但利益一定要分享給員工。
黃耀文解釋當初併購時的狀況,對方是美國上市公司,當時算是公司最鼎盛的時期,手上有十五億元的現金,但投資額沒有列在這裡面,於是自己就分掉了。原本公司完全不需要被併購,手上現金多,且公司是高成長,但看在對方很有誠意,所以他要求台灣這邊完全獨立,他還是擔任執行長,包括所聘人員維持,但公司掛對方的品牌,成為對方的子公司。
黃耀文在併購前的會面,就向對方表示,其實他並不想被一家上市公司合併。因為上市公司每一季都要對市場交代,每天媒體在報導,分析師在評論,有多少人還願意為公司做長期規劃?自己又能有多少的決策影響力?這正是他對上市公司的憂慮。他向對方要求,若要併購,一定要先說服他這一點。
就像黃耀文最近去美國開主管會議,發現對方的工程、研發部門人員比例太低,對方的財務長就解釋,IBM、HP都是這樣,但黃耀文卻質疑,外面這些大公司這樣子,就一定對嗎?他認為真正的長線投資,研發比例一定要高,但對方仍要他去說服市場。這些,正是他認為上市公司所面臨的挑戰,因為大企業的股東,全都是短線操作的心態。
所以,對外談判要有訣竅。例如公司發展比較成熟時,可以用業績的倍數去估這個價格;若還是處於成長期的公司,還沒有什麼營收,建議可以告訴對方,買了之後,每年產品可以賣到多少,用這樣去估值。金額比較不重要,就像當初併購時,他們有很多員工認股權還沒完成,例如他們是四年算,但現在就要被併購,還剩兩年的怎麼辦?一般來說通常是不會給,但他當時就跟董事會說,所有沒有完成、到期的認購權,都全部免費給自家員工。

現代感的辦公室,讓員工具備創新力
現代感的辦公室,讓員工具備創新力

併購利益與員工分享

併購過程中,每次提案他們都有此堅持:絕大部分的購併利益都是歸給員工,因為這些人以後都要為他賣命,而投資人則是拿了錢就走。黃耀文說服對方公司:「對外我們可以很自信地說,在亞洲,我們是第一個有這種投資氣魄,對員工如此優惠的投資人。」畢竟,併購的結構與架構,遠比金額來得重要。
至於何時該讓公司見好就收,黃耀文表示,很難去算那個時機點,就跟接班一樣,他的狀況是,二○○八年時,當時資金用得差不多,公司成長也很好,他就開始進行第二波募資,但談了兩三個月,卻遇到金融風暴,在市場上完全找不到錢,最後很幸運找到Skype,這實在是一個極端幸運的案例。
所以,若說併購要去計劃那個時機點,真的很難。併購沒辦法說見好就收,永遠是好還要再好,中間遇到有興趣的人再來談。只是一旦當你主動去找買家,那價碼肯定很差,這點,自己應該要有心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