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君儀 | 圖:編輯部 | 獨家報導1149期(1+2+3月份)
從中國傳統帝王用面相、人相,匯集成「冰鑑識人學」,現代企業更廣泛運用包含紫微等,做為員工教育訓練、職涯發展的參考。
早在十年前,國內產業龍頭大老的「三三會」上,邀請了近十位命理老師,在席間指導面相學,供大老闆們作為選用人才的工具。不論認不認同這樣的做法,企業使用紫微、八字、星座或血型,作為甄選人才的工具,早已是公開的祕密。
二十多年來,學者在全球做了廣泛的統計,最常用的甄選工具是「面試」,百分之百的企業都會使用;有將近一半的企業則會參考「人格測驗」。其他,根據地域性的不同,北美公司偏好使用工作知識測驗,歐洲公司較常採用推薦函,紐澳公司則信任人格測驗的結果。
相較於西方國家,普遍採用獲得大眾認可的甄選工具,中華地區多了一項特殊的標準--「命理」。除了傳統的八字、易經、紫微,連西方星座學也在參考工具之列。
對於不信命理的人而言,評量自己能力的居然不是專業人士,而是一個迷信工具,萬萬無法接受。因此,企業怕招致負面批評,在這方面通常諱莫如深,公司究竟有沒有使用命理來甄才?只有內部人員心知肚明。
「命理」,是那個看不見的面試官。
三成五企業 甄才參考命理
根據某人力銀行的調查,有三成五的企業,在面試時會參考命理。有八成的面試主管愛用「星座」;五成會參考「面相」;兩成會留意「血型」。這些參考命理的企業中,有八成曾請命理師授課,教導員工「觀人術」;更有九成的人資主管贊同,命理有助於企業選才。
企業在獲得履歷時,即可利用求職者提供的個人資料,以星座、血型、姓名、八字等方式,分析求職者可能具有的特質,讓人資主管得以迅速的處理大量履歷。到了面試階段,才會採用面相學。
因為現今網路發達,寫履歷都有現成的範本;只要有心,傳統的性向測驗也能造假,企業不得不另闢蹊徑,尋找自覺「有效」的甄才新工具。
「畢竟沒有和求職者共事過,不管履歷多麼精彩,只能當參考;即使跟本人見了面,對方也可能會揣測我們公司需要什麼樣的人,刻意表現出那種特質。所以,在面試時請面相師來看,有助公司做出更準確的判斷。」
一位不願具名的人資主管對命理甄選表示肯定:「傳統方法和命理工具並用,可以提高徵才的機率。」
而且,這些使用命理工具的主管,並不認為自己迷信。事實上,命理可以視為統計學的歸納結果,乃是前人代代相傳的經驗,並不是無中生有,相較於某些企業用「畢業學校」、「個人經歷」來篩選求職者,使用命理工具,反而相對的較為科學。
命理選員工 員工選企業
然而,過了命理這關而被選用的員工,即使適合公司的需求,公司的求才過程不見得就完滿結束了。
命理的評估結果,是從公司的角度去考量,僅僅意味著「這位求職者適任公司的職務」,但求職者願不願意在此職位長久安頓,端視員工的個人意志。
員工或許另有考量,例如薪酬高低、職位升遷、企業的未來展望等,企業選了適合的員工,還必須滿足員工的生涯考量,才能留住人。
命理徵才 恐涉就業歧視
就業服務法第五條規定:「為保障國民就業機會平等,雇主對求職人或所僱用員工,不得以種族、階級、語言、思想、宗教、黨派、籍貫、出生地、性別、性傾向、年齡、婚姻、容貌、五官、身心障礙或以往工會會員身分為由,予以歧視。」
國立中正大學法律系教授鄭津津指出,實例上曾有某位老闆娘,拒絕任用獅子座的員工,因她認為獅子座「自我中心、剛愎自用,而且領導慾太強」,會爬到老闆頭上;還有某會計事務所愛用處女座、摩羯座與巨蟹座的員工,認為這些星座的特質就是「細心、一絲不苟」,最適合處理金錢帳目。
但這些都只是星座學的觀念,截至目前為止,沒有任何具體的科學研究,證明「星座」與工作能力有實質關連。
「星座充其量只能解釋一個人的人格傾向,倘若公司徵才時,直接點名拒絕某些星座,可能會有就業歧視的爭議。」鄭津津指出。
就業服務法的規定只是原則性的條列,實際的職場有各種狀況,難以一一規範,但若究其立法精神,應是拒絕任何不合理的偏見,損害公民的就業權,企業主在任用人才時,應謹慎使用命理工具,以免惹來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