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旱之後必有大震? 旱震理論專家看法不一

*中國西南2022年夏,遭遇炎熱與乾旱,更驚奇的是四川省甘孜州瀘定縣於9月5日發生規模6.8地震,死傷情形還在確認中。(圖片取材自網路)

文/李順瑭  編譯 |圖/編輯部

中國四川省甘孜州瀘定縣9月5日發生規模6.8地震,死傷情形還在確認中。先前華中與華南地區旱象嚴峻,似乎印證大旱之後必有大震的「旱震理論」;但專家指出,乾旱與地震兩者間無必然關聯。

貴州省地質環境監測院微信公眾號「貴州地災防治」9月1日刊載題為「話題:大旱之後必有大震,是危言聳聽還是科學預測?」文章指出,大旱之後必有大震,最早可追溯至春秋戰國時代。包括春秋末期魯國盲人史學家左丘明的著作「國語」,以及司馬遷的傳世之作「史記」都曾記載史實,周幽王二年(公元前780年),涇、渭、洛等3條河川枯竭,隨後發生地震,岐山崩塌。

研究大旱與地震間的關係始於中國地質學家耿慶國。耿慶國因為農夫告知,大旱之後必有大震,於是梳理自秦始皇時代至1971年史料,發現這段期間在華北及渤海地區共發生69次規模6以上地震。其中地震前一年內發生大旱的次數為27次,地震前兩年發生大旱的次數為15次,地震前三年內發生大旱的次數為16次,地震前三年半發生大旱的次數為9次。

中國地震台網路中心地震預報部副主任張永仙此前則說,從時間點切入對比旱震間的發生,看似有關聯性,不過藉由乾旱、氣候異常現象預測地震,虛報率很高,很難用於震前預測,兩者間沒有關聯。他指出,乾旱成因很多,不是每次大旱後,都會誘發具大破壞力的地震。

guest

0 留言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