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封控健康碼遭濫用 數字治理發出強烈風險警示

*中國暴出的河南健康碼賦紅事件,本周公布調查結果,根據鄭州市官方通告,擅自更改健康碼的涉事部門,分別是鄭州市政法委維穩指導處,大數據局,疫情防控指揮部社會管控指導部,這些部門都屬維穩部門。(圖片取材自網路)

編譯:李順瑭|圖:編輯部

6

月18日,中國疾控中心周報發表,一項由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張文宏教授領銜的大樣本數據研究,首次揭示非高危組奧米克戎患者重症率為零。網友@寒江獨釣發帖表示:張文宏等專家分析大數據資料,得出奧米克戎病毒在中國本土感染,造成的死亡率為零,重症率為0.065%,比流感低得多。他們以正式論文的形式,發佈研究成果,用事實證明不惜一切代價的動態清零政策是多麼荒唐、多麼違背科學規律、決策者多麼蠻幹!網友@榮劍發帖說:就為了這點可以忽略不計的重症率,而封城封國,造成數萬億元的損失,自殘到如此程度,真是不可思議!

很顯然,調查結果證明,目前的清零防疫純屬過度防疫,對人民生活國民經濟,造成嚴重傷害與破壞。那麼習近平政權,為何不及時止損,終結清零防疫政策呢?這不禁令人懷疑,這項政策的出發點到底是什麼。

上周暴出的河南健康碼賦紅事件,本周公布調查結果,根據鄭州市官方通告,擅自更改健康碼的涉事部門,分別是鄭州市政法委維穩指導處,大數據局,疫情防控指揮部社會管控指導部,這些部門都屬維穩部門。處理結果是給涉事人員行政處分。在事件過程中,成百上千的公民,被無端限制人身自由,責任人卻並未遭到司法追究,這更加證明健康碼作為維穩工具,不但會因清零防疫的持續獲得合法化,而且會被強化使用。

網友@芭蕾舞老師胡銀泉發帖說:太可怕了,剛才進小區,在門禁刷臉,突然發現,刷臉成功以後,屏幕上我的個人信息全展露出來了,包括上一次核酸時間、陰性陽性、疫苗的注射情況、個人頭像照片全部都體現在小區門禁的屏幕上了……然後我問了物業,對方答:系統升級了,這些信息都會在門禁系統裡表現出來,以後進小區就不用拿著手機刷碼了,比以前更省事了。

一篇題為<豫賜紅碼,暴露了一個巨大隱患>的網文這樣寫道:健康碼能讓外地儲戶「雖遠必紅」,還能讓本地業主「故鄉變他鄉」,可謂神通廣大。針對性如此強的操作,顯然不是無心之失。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普及,中國社會各界對濫用科技手段的威脅,早有警惕。頗有諷刺意味的是,真正的威脅並不是擁有科技力量的大廠,而是掌握賦碼權的地方行政部門。這次事件對中國即將到來的數字治理時代,發出強烈的風險警示。

健康碼濫用,並不是因為缺少相應的規範。國家對健康碼的使用,早就做出嚴格規定。可是,各地實際執行中,違規賦碼、任意升級的現象,比比皆是。雖然此次事件發生在河南,地方行政部門濫用科技手段的隱患,卻是全局性的。區區一個紅碼就能把人堵在省外、堵在家門口,任意賦碼的「數字權」如此好用,對地方行政部門的誘惑力之大,可想而知。這些年中國社會對濫用「數字權」的防範不可謂不重視,主要針對大型科技企業,結果卻是地方行政部門濫權的「家賊難防」。而且,「新基建」大量涉及數字技術,在基層治理中的應用,中國正在大步邁入「數字治理」時代。這意味著,地方行政部門濫用「數字權」的風險已經迫在眉睫。

在數字權監督領域,盯著企業「捶大廠」的抑商思維製造認識誤區。此次事件提醒我們,「數字權」涉及民眾、企業和政府的三方博弈,片面強調抑商,只會導致對民眾不利的權力失衡。片面強調約束、削弱企業的「數字權」,卻忽視企業創造的科技手段,被基層行政部門濫用的風險,反而導致更大風險。借鑒歐美數字立法,卻忽視了歐美成熟的政企關係。片面強調大型科技企業的「數字權」威脅,卻忽視行政部門擴權的衝動,勢必造成嚴重後果。在基層治理中,壟斷、濫用數字權的問題已經在局部暴露無疑,且有泛濫之虞。

中國邁入「數字治理」的時代,無疑是危險的—當下,最流行的看法是警惕「資本綁架權力」,但從「豫賜紅碼」事件來看,權力不僅綁架了資本,更凌駕在規則、法治和道義之上。對於普通民眾而言,比起擔心「馬雲天天看你淘寶賬單」的威脅,無疑更為緊迫。健康碼是互聯網科技企業創造的,但是「賦碼權」卻掌握在地方行政部門手中。保護普通民眾的合法權益,實際存在一個漫長的鏈條。現在看來,這個鏈條最薄弱的地方,並不是所謂的平台企業,而恰恰是地方行政部門。

guest
0 留言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