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動物園端午「五毒特展」 大家別害怕

北市動物園五毒特展到6月30日。(北市動物園提供)

獨家報導文:編輯部 | 圖:北市動物園 提供

午節驅蟲、避邪的習俗由來已久,但「五毒」始終讓人想要保持距離,臺北市立動物園表示,其實「五毒」是維持大自然生態平衡的重要成員,動物園6月3日到30日,循例在兩棲爬蟲動物館推出「五毒特展」,歡迎大家一起來認識肩負維持生態系統功能,卻總讓大家避之唯恐不及的五毒動物。

動物園指出,古人認為到了農曆5月,天氣開始變熱,又有梅雨形成瘴癘之氣,此時毒蛇、蜈蚣和蠍子等有毒動物相當活躍,因此必須採取一些方式來避毒與驅毒。但其實對民間所謂的五毒動物而言,這個季節昆蟲、小型囓齒類等食餌動物數量較多,五毒動物經過演化的淬鍊,也會恰如其分地選擇在食物充足的季節,加緊活動並繁衍後代。

五毒特展中的帝王蝎。(北市動物園提供)
五毒特展中的帝王蝎。(北市動物園提供)

這次「五毒特展」展出的動物包括黑眶蟾蜍、少棘蜈蚣、龜殼花、帝王蠍、墨西哥膝頭捕鳥蛛和常被誤認為有毒的大壁虎,這些動物在食物鏈中屬於中上層的消費者。除了龜殼花以老鼠為食外,其他都以昆蟲為主食,不但可以抑制昆蟲、老鼠數量,還可以減少農作物災害損失,協助消滅病媒蚊,有維持環境平衡的功能,對生態環境有益處。而且對人類來說,蚊蟲、白蟻、老鼠帶來疫病,蛀蝕木製房舍,對人類的危害,遠比五毒動物影響還更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