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袁非汝|圖:中央社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3)天公布國內新增366例COVID-19(新冠肺炎/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確定病例,分別為364例本土個案及2例境外移入個案;另有校正回歸本土個案219例,總計585例。確診個案中新增17例死亡。
陳時中表示,疫情似乎來到一個高峰期,現階段看來屬於比較不好的跡象。目前比較要注意地方,首先是苗栗縣新增34例,主要是公司內移工群聚,今天大規模針對該公司7,000多名員工進行全面篩檢。苗栗縣對於可能群聚移工,也緊急安置移工宿舍中1人1室隔離,會積極協助苗栗縣安排集中檢疫所、篩檢及專家意見等,積極協助,希望及時將疫情控制住。
陳時中表示,疫情再度升溫,是否將升四級則言之過早;要把這波三級警戒每部做到位,對於記者提問目前會不會考慮全國升四級,以阻斷傳播鍊?陳時中說,太強烈的社會管制,會讓疲乏提早發生,影響整體經濟活動,需要一點拿捏,當然他們也會跟專家討論。
陳時中特別提醒,一旦鬆懈疫情都會升溫,呼籲20至39歲族群減少群聚,注意口罩、洗手等自我防衛。下周端午節連假將至,希望民眾盡量避免返鄉,端節家族內的拜拜習俗難免,提醒採購時不要大量群聚,呼籲一次購足,避免逗留太久。
陳時中說從昨天的數據中發現,年輕人染疫率增加到25%左右,顯示年輕人可能防疫鬆懈,研判可能是年輕人認為前2天疫情看似比較平穩,移動、群聚都比較多,形成這現象。
苗栗昨日因半導體封測廠京元電有外籍移工確診病例暴增,今日針對超過7,000名員工進行快篩。由於京元電是國內的半導體測試主要廠商之一,員工染疫訊息傳出後,也引起晶片廠高度警戒。客戶端聯發科(2454)表示,目前京元電的情況對晶片端的出貨沒有重大影響。
從京元電(2449)的年報資訊來看,客戶個個大有來頭,邏輯晶片客戶包括聯發科、華為旗下海思、英特爾,記憶體客戶有華邦電、旺宏、晶豪科,驅動晶片客戶有聯詠;國外客戶涵蓋輝達、奇景光電、意法半導體、ADI、OmniVison等。
臺大癌醫副院長王明鉅昨日在臉書發表<危機之下,人救還是自救?>全文如下,值得大家深思!
「一家電子公司,因為發生群聚感染,明天要為它的全體7,300位員工進行快篩,這已經是臺大醫院全院員工規模等級的『公司普篩』了。如果有另一家電子公司,又爆發小規模的群聚感染,也要為它的1,000位全體員工進行『普篩』,如果再有另一家電子公司也爆發……這些電子公司真的有能力作到這些『全公司普篩』嗎?
在臺灣現在仍然缺乏個人可以使用或是家庭可以使用的快篩試劑的此刻,如果要進行大規模的『全篩』工程,快篩二字說來容易,但即使在大型醫院裡要作『全院普篩』,就算大醫院裡有許多醫師、護理師,而且他們也都熟悉如何作採檢,但要進一步了解如何處理鼻咽拭子與檢體,再加上有足夠的快篩試劑與判讀能力,而且還必須要在一定的時間內判讀完畢,這些至少也都還需要有一些基本的訓練才能作到。即使是這些全都具備了,以我所工作的醫院來說,就算各個醫療科部為自己科部的醫護人員直接自己作快篩與就在現場判讀結果,也仍然要花上超過兩天才能克盡全功。
以臺北市的快篩站來說,在之前疫情人數最高峰的時候,每一個篩檢站可都是每天限號200或是300人的。就算以四個快篩站,每站每天300人來計算,要把這家公司的7,000位員工的快篩全部作完,就即使能提供整個臺北市的全部快篩站人員設備與效率,也要整整工作六天才能完成。
以我所管理與也認為非常有效率的快篩站的運作來說,如果一天要完成300人的快篩,在這個大熱天的戶外,除了要有能保護採檢者的相關足夠保護力的硬體設施之外,還得要搭配至少兩位醫師與八位(分成二批上陣)以上的護理師、三到四位清潔消毒人員以及為300人作好篩檢前的報到登記、註冊掛號、試管處理……以及採檢後的檢體傳送人員以及執行檢體快速檢驗的醫檢師們。
如果要為7,000位的公司員工進行篩檢,以這樣的工作能量,就算一天有二組人馬,一天八小時,也只能採檢600人。如果真的要一天就全部採檢完畢也得到結果,那至少需要20組以上的這些採檢人力、行政以及同樣多的檢驗能量。能作到這麼巨大通量的採檢量能,我想只有大型的醫學中心才有可能。
對於已經因為十人以上的群聚感染而蒙受打擊的公司來說,就算公司老闆願意出錢來作這些快篩,但在出錢之外,還要真的能找到足夠多願意冒著風險進行採檢的醫療人員,再加上許許多多的流程與軟體、硬體、實驗室設備與人員的配套。這對一個電子公司來說,會不會太難了一點?
如果再有另一家,另二家,另三家的公司與工廠,都發生小型群聚確診的狀況時,那又該如何呢?每個縣市都能像臺北市一樣成立四個甚至更多的快篩站嗎?都有能力在一天之內為7,000人進行快篩嗎? 我不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但我的確擔心這個問題的答案不理想。
臺灣目前已經提升三級警戒二個星期,但是每天的確診人數仍然在300以上。這個被形容為「膠著」的疫情熱度,就正如我在前幾天的臉書上所寫的,就是處在一個「中火悶燒」的狀態。如果不努力打破這個「中火悶燒」的狀態,讓它變成「小火」的話,只要有另一個小破口,就又會變成一團「大火」。現在這家電子公司的狀態,就是即將可能有大火狂燒。
如果沒有立即執行的大量快篩能量,在最短的時間裡面把感染者找出來並且作好隔離的話,所有的人將都無心上班,我相信工廠也很難開工,就算訂單再多,也無法生產賺錢。
老實說,臺灣目前的經濟的確是由這些製造業所撐起來的。只是這些代工為主的工廠與製造業的群聚狀況,也正好就是這個可怕的變種病毒最容易被攻破的地方。
在臺灣仍然沒有足夠的人打過疫苗的此刻,要打破這樣的『中火悶燒』的狀態,要以最快的速度解決每一個可能發生群聚感染的公司的危機,只有靠著正確又大量且高效率的採檢與同樣快、準、多的檢驗能量才能作到。
我們要讓每一個公司各別自己去解決自己可能發生的工廠群聚、公司停工等候篩檢、等候結果太久,造成更大風險的可怕狀況。還是要集合企業界許多公司的力量,與醫界結合,建立起安全、高效大量而且又準確的快速採檢與實驗室能力與能量。如果建立了這樣集體安全能力與網絡,只要任何一家一旦發生問題,立即馳援去滅火與找出應隔離者,來保護那家公司的安全,至少也讓傷害降到最低,這樣的安全網絡才有可能在危機下,成為企業自救的真正有效的安全防護網。
我相信企業界的大老闆們,一定能分辨出,到底哪一種作法才是真正可行與可能,也才是能真正解決問題與危機的作法。如果企業界不自救,而想繼續想仰賴著別人來救的話,在這個疫情嚴峻的時代,大老闆們,您認為可能嗎?」
【全球】
確診:1億7243萬1142例/死亡:370萬6699例
【臺灣】
確診:9974例/死亡:16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