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引發重大公安隱憂

獨家報導文:陳曉玫|圖:編輯部

據內政部統計,全台67%老屋就在台北市。同時台北市有611,410棟屋齡超過30年的老屋比例高達七成,台灣位於多震帶,不管是房屋結構安全還是外牆剝落問題,已經在公共安全重大隱憂。

徐巧芯議員於今日(21號)台北市議會工務部門質詢表示,台北市對於老屋的重視性遠遠不及其他國家。日本以「公共建設強制,一般宅利誘」的方式,將老屋健檢耐震度評測的重要性推廣到一般民眾日常,私宅健檢補助費用近乎全額。

徐巧芯議員提及,常常房屋案件都等事故發生後,才被動式去檢測巡查。在美國老屋房屋交易時,也須提出房屋安全報告,這對公共安全及交易資訊透明化有雙重保障,台北市都沒有類似的房屋安全機制。

臺北市建管處處長張明森表示,106年之後,我們改執行建築物結構快篩,從被動轉為主動。106年執行850件、107年執行2222件,108年預計執行4千件。內政部今年也有老舊建築物修繕補助,因為計畫剛開始,目前尚未有民眾申請補助。

徐巧芯議員說,建管處的補助計畫都是便利於有管委會的公寓大廈,但台北市許多六樓以下沒有管委會的老舊公寓,外牆剝落案件也遇到同樣問題,在台北市平均每年有約800件外牆剝落通報,很多人都是等剝落發生再申請補助。

徐巧芯議員再指出,外牆剝落補助是以一棟一件4萬元。若剝落案件同時發生在不同樓層,就會發生補助爭議。並且4萬元以市場報價來換算只能做3~5平方公尺而已。

都發局局長黃景茂表示,由於公寓外牆屬於公共設施,補助從一件一棟改為一件一戶在法規上可能有衝突。但我們會再研議改善補助要點內容,提升補助的執行效率,解決公共安全問題。

徐巧芯議員認為,市府針對外牆剝落補助編列了兩千多萬,執行率才10%,顯示市府對房屋的公共安全意識薄弱。希望市府要找出補助的目標對象,並且解決沒有管委會的老舊公寓補助問題,而不是放任問題發生才去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