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美援」到「援美」 見證台灣以愛為寶

獨家報導文:社長 張淯|攝影:彭級鋒

1950

年間,美國官方、民間及宗教團體以大量物資援助二次大戰後的台灣,在老一輩共同的記憶裡,「美援」的印象是穿著「中美合作、淨重二十公斤」麵粉袋製的內衣褲,喝著美國奶粉、麵粉、奶油等。再回首看看台灣從接受「美援」到伸手「援美」的歷程,見證台灣人情深義重的感恩之心。

二次世界大戰時期中華民國與日軍作戰時,便已出現類似美援的租借法案。一九四八年十二月三十日,中華民國行政院美援運用委員會台灣辦事處成立;一九四九年國民政府播遷台灣之後,美援運用委員會也隨之遷往台灣,同年停止援助直到韓戰爆發才繼續。

美援的內容除包括民生物資與戰略物資之外,也包括基礎建設所需的物資,台中縣(今台中市)德基水庫便是美援貸款之下的產品。另外,美方除實質上的物資援助中華民國之外,各種技術合作與開發亦廣泛的進行,同時,華府亦鼓勵台灣的大學與美國境內的大學進行學術合作與人才交流,更以實際資金來協助中華民國的大學興建校舍。另外戰後美國對中華民國傾注的大量貸款,解決了當時中華民國外匯資金不足的發展問題。

美援促進了台灣的整體經濟成長,控制台灣二戰後的通貨膨脹,減緩了外匯短缺的困境,並且促進中華民國政府的穩定與再一次的資本形成;由於美援的支持,中華民國政府得以推動以民營中小企業為主的進口替代工業,促進產業轉型,美援也加重台灣對美國的依賴,有所謂的「美國夢」。

走過物資缺乏、粥湯米稀的歲月,在台灣躍升亞洲四小龍後,隨著GDP的成長、中小企業的蓬勃,在有形物質逐漸豐盛的時代,如今的台灣人不需要依賴「美援」反而開始「援美」。特別是在桑迪颶風後,台灣的慈濟人在各個社區,紛紛動員,讀書會、訪貧關懷、往診等等各項活動,「援美」行動不斷,及時帶動募款,見證台灣在經濟厚實之後的另一項軟實力,不論是「教富濟貧」讓富者也富有愛心,或「濟貧教富」濟助貧困者並教之心靈富有。從接受美援,到伸出援手援助美國,象徵著台灣人民感恩美國人民一甲子的援助,台灣慈濟的「援美」,也是回報六十年前「美援」台灣之情。

台灣人不僅是台灣最美的風景,台灣人的愛心也見證了台灣無以為寶,以愛以善為寶。(部分資料來自〈維基百科〉)

 

相關文章

狂風暴雨 風雪無情 透視美國桑迪巨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