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煌仁 | 圖:資料照片 | 獨家報導1146期(10月份)
從製造業到資通訊產品設計製造大國,台灣產業總是在瓶頸中走出自己的特色道路。但在原物料與工資上揚、毛利率節節下降的情況下,如何善用既有優勢,找出下一個十年的產業新星?
根據經濟部工業局的統計資料顯示,因為受惠於全球經濟緩步的復甦,台灣地區的工業生產指數截至八月已創下連七個月持續成長的紀錄,顯示各項工業產品的需求仍舊強勁,也讓生產廠商面臨出貨吃緊的壓力。
話雖如此,但國內的相關工業產品生產成本在原物料上漲,價格競爭加劇,以及最大的生產基地中國大陸面臨工資上揚與缺工潮等危機下,占國內工業生產權重逾九成的製造業,也面臨毛利率不斷下滑的壓力,讓各家廠商經營更加辛苦。
有鑑於此,政府與業界都開始尋找下一個產業發展新星,期盼延續台灣製造業過去的發展。根據行政院科技會報於去年提出,並將於今年開始編列預算所執行的「雄才大略」計畫,預計每年匡列二十億科技預算,加上部會相對提撥四年總計約一百二十到一百三十億元的投入,為台灣找出下一個科技及傳產新星。
就目前台灣的產業發展經驗而言,相關業者與市場分析師大力看好台灣未來在「生物科技」、「物聯網產業」、「第三方支付」、以及「機器人產業」等四大項產業新星上的發展前景。
生技新藥研發 台灣有甚優勢?
以全球人類持續高齡化的趨勢,生物科技市場的發展潛力不言可喻。從這一兩年來台灣生技公司在股票市場的驚人表現,更可印證這個美麗前景的真實性。
事實上,台灣投資發展生技產業也超過十年了。十年間,政府不但以各種政令打造有利環境,更直接投入可觀的研發資源給各個學研單位。過去已經累積不少資金的科技業,更有不少老闆以各種直接或間接的方式,探試生技產業的水溫。
近來,國內的新藥研發頗具戲劇張力,廠商們陸續完成臨床實驗的新藥增加了生技產業的本夢比。但是如果台灣真要舉朝野之力發展生技,尤其是新藥研發,是否應該趁早看個清楚,台灣的機會究竟在哪裡?勝算有多高?資源是否過當?這些都是想投入,或投資生技產業的人該注意的問題。
物聯網商機 半導體廠磨刀霍霍
萬物皆能上網的物聯網商機萌現,而且後勢看好。當前全球各大半導體廠商對於物聯網商機均虎視眈眈,也使得結盟速度加快。如三星與ARM、蘋果旗下的next合作,而蘋果與IBM更盡釋前嫌,決定攜手進軍物聯網。據Apponions調查全球最具影響力的物聯網公司排名中,台灣的聯發科拿下第九名,雖值得驕傲,但要如何由硬體往下游軟體平台整合,打造物聯網生態系統,聯發科的挑戰才剛開始。
對於台灣物聯網產業的發展,當然也不能只靠聯發科一家,必須要以硬體優勢結合平台發展,之後進入到平台系統整合業者,最後就是服務供應商與電信營運商,型成一個完整的生態鏈。從台灣當前掌握全球半導體半壁江山的優勢下,發展物聯網商機,未來將成為產業重點。
機器人供應鏈 三方支付領風潮
機器人,終於不再只是電影《星際大戰》中看到的道具,而是真正開始走入你我生活中的幫手。因此,科技巨頭Google、微軟、亞馬遜都看好機器人市場,美、日、中政府更扮演推波助瀾的角色。台灣在機器人浪潮中也掌握三大發展機會,預估到二○三五年之際,就會進入每五個人擁有一台機器人的時代。
國家發展研究委員會就指出,對於機器人產業,台灣應善用既有產業優勢,發揮群聚效應。其中,尚未掌握關鍵核心技術的國內業者,可結合國內的半導體製造、精密機械及資通訊等產業共同投入機器人研發,並配合台灣產業結構,優先發展中小企業所需。尤其是從事組裝加工及重覆放取等工作,並具低成本、高效能特點的機器人,再逐步累積研發能量,突破關鍵零組件與材料製造,進而爭取與國際大廠技術合作,厚植系統整合應用能力。
最後,第三方支付雖然嚴格來說不能說是個產業,卻跟產業發展密不可分。因為有第三方支付的出現,才讓阿里巴巴有在美國IPO的機會。而國內第三方支付也因為即將上路,不僅造福消費者和眾多小型商家,也啟動金融機構與非金融機構之間,及不同平台間的勢力盤整。
而上述這些改變,都將透過無處不可上網的物聯網,深入你我的生活。而你,或你所屬的產業,是否已找到自己的位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