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間,對於台灣的學子來說,通常是兩個世界,兩樣命運。有幸生長在中上家庭的,可能有上不完的輔導課、才藝課,家境更好的,則是動輒數十萬的國外體驗營;光譜的另一個極端,光是要分擔家計、賺取學費已分身乏術,「充電」無疑是奢侈的需求。
但接連幾個寒暑假,卻有一群幸運的孩子,有幸聚集在一起,共同經歷一場知識的洗禮,並且很可能,只是一個訊息的傳遞、一個觀念的轉變,就改變這些孩子未來的一生。
成功高中的大會議室裡,從全台明星高中,到來自國境之南、太陽之東偏鄉的高中生們,一樣年輕而充滿好奇的臉龐,和各自分散在不同小組的安排,讓他們在接下來的四天裡,只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永然法律生活營的學員」。
生存四要素
今年暑假已邁入第十屆的永然法律生活營,是名律師李永然基於「預防法學」重於「治療法學」理念,透過旗下的永然法律基金會所舉辦的寒暑期營隊。自前年開始舉辦,幾乎每屆名額都是被「秒殺」搶訂一空。
「所以我們從去年起,已將每屆六十六個名額的一半,保留給中南部或東部的同學,就是希望讓更多來自不同縣市、學校的孩子,都有機會來到這個營隊。」永然法律基金會執行長周美君說明,這個營隊每年暑假都會有兩個梯次、寒假則是一個梯次,全部的交通與食宿,都由基金會的贊助廠商提供,就是為了保障,即使是經濟弱勢的孩子也能參與。
始業式這天,此營隊的贊助廠商,包含華湑有限公司董事長孫鎮川、瑪萱國際有限董事長公司李蕙珍,與主管機關台北市教育局局長室秘書張嘉惠,以企業經營與生活的角度,向學員分享了法律知識的重要性。
「就像李永然律師說的,人類生存的必要條件應該改為空氣、陽光、水與法律,法律在現代人職場上,乃至生活,已經是不可或缺。」瑪萱國際有限公司董事長李蕙珍分享道。
法匠或法家?
簡易的講台上,和所有小隊輔一樣穿上亮黃色Polo衫制服的李永然,以一堂「法律人的生活規劃」,為四天的課程開場。
從十三世紀英國《大憲章》開始對國王權力加以限縮,確立法律之前人人平等的原則,到十八、十九世紀在全球各地掀起的民主思潮,平常在鏡頭前為替客戶守住權益,總以謹慎、低調形象示人的李永然,站在年輕學子前,無寧更像個誨人不倦的大學教授。
「當二〇〇九年,立法院將簡稱為『兩公約』的〈公民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和〈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納入國內法,確立任何法律不得抵觸兩公約的〈兩公約施行法〉,台灣的人權與民主就已往前踏進一大步。」李永然慷慨激昂,為的卻是激起眼前這群年輕學員的信心。
李永然表示,就是有太多人專看台灣不好的那一面,自己嚇自己,加上媒體又唯恐天下不亂,所以讓台灣人越來越缺乏信心。
「明明台灣才兩千三百萬人口,卻有全球排名第四的外匯存底,怎麼會認為台灣沒競爭力呢?」李永然苦口婆心,就是希望眼前這群平均只有十七、八歲,在十幾二十年後,將是台灣社會中堅份子的學生,能更正面思考、有奮戰拚搏的精神。
而課程終了前,一名學員提出的疑問,或許也是許多人的疑問:「法律究竟是弱勢抵抗強勢的武器,還是強勢欺壓弱勢的工具?」李永然的回答:這一切端看是誰在運用?以什麼樣的心態?所以法律的培養,除了專業,更重要的是人格素養,否則只是成為一個「法匠」,而不是「法家」。
「但與其要求別人,不如反求諸己,自己先懂法,也把它用來幫助人,才能慢慢遏止法律被誤用的現象。」李永然強調,這也正是這個生活營的目的。
李永然表示,透過法學的基礎認識、法律實務的角色扮演,或是電影賞析、小組討論等方式,或許這四天只能帶給學員一些基礎。但只要一個訊息是有用的、一個觀念預防了未來的悲劇,對參與這個營隊的所有人,就是非常值得欣慰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