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考試還能拿第一 丹麥老師震撼臺灣孩子

丹麥教育,容許每個孩子的「書」都不一樣!

文:徐偉珍|圖:邱詩瑜|責任編輯:林玟玟|核稿編輯:邵正宏

過去提到教育,大都把重點放在芬蘭,但在2019全球人才競爭力指數(GTCI)指出,丹麥高居世界第五(芬蘭第六),丹麥首都哥本哈根是全球生技醫療產業的「矽谷」,也躍居為世界第二競爭力城市(芬蘭首都赫爾辛基位居第七)。究竟丹麥是什麼樣的教育方式,可以讓孩子從小在沒有考試競爭的環境下快樂成長,長大後卻在全球人才的競賽中遠甩其他國家?

丹麥是孩子的天堂,但因丹麥實施社會主義,所有教育資源都由政府補助,私校也相同,所以來丹麥上課並不容易,丹麥也不若美、加,可以只送孩子去讀寄宿學校,除非是孩子的雙親在丹麥工作並繳稅,才能讓孩子享有丹麥的教育資源。在今年(2019)暑假的難得機緣,臺灣-丹麥奧谷特邱詩瑜執行長與丹麥學校校長舉辦了亞洲首次丹麥樂學教育交流!

2019年 8月3日至8月21日的暑假,一群來自臺灣古亭國小、東門國小、中正國中、康橋國中、木柵高工的孩子與學校老師等,在丹麥海爾魯普國際學校、丹麥理工大學老師帶領下,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孩子一起體驗丹麥式教育,希望透過此國際交流活動,促進臺灣師生國際視野及強化全球競爭力。

丹麥教育很重視戶外活動,有陽光的日子一定走向戶外。

本次活動是由臺灣-丹麥奧谷特邱詩瑜執行長與丹麥學校校長排除萬難,促成亞洲國家第一次體驗原汁原味丹麥精神「從遊玩中學習」的丹麥樂學教育之旅,由從事教育工作三十年的張淑卿老師,帶著臺灣孩子來丹麥,遠離珍珠奶茶、炸雞排,天天配合著丹麥人的健康飲食標準,吃著無化學香精的有機麵包、清脆生菜配白開水,體驗在丹麥隨處都可以是教室的上下課環境。

跟大自然學習,丹麥隨處是教室。

在連續半個月的時間,每天都有不同的上課主題與環境,像是到鹿園(Dyrehaven)學「地理學」,到海灘學「生物學」,到彈跳中心(Bounce)學「物理學」,到動物園學「動物學」。還造訪了樂高樂園、安徒生童話故鄉,搭遊船逛哥本哈根,足跡踏遍皇家花園(Kongens Have)、植物園(Botanisk Have)、露天博物館(Frilands Museet)、新嘉士伯美術館(Glyptotek Museum)、北歐最大的滑板公園(Fælledparken),在在體現了樂高「Playing is learning」的丹麥精神!

丹麥教育,鼓勵孩子一定要自己動手!

全部自己想

丹麥的教育方式只有引導,老師不會告訴你該做什麼,當丹麥老師引導臺灣的小朋友一起來到丹麥國立美術館(Statens Museum for Kunst)上美術課時,要求小朋友「做一本書」。而「書」卻沒有任何形式限制,也不限制要做出「書本」的樣子,老師只有告訴孩子,這間教室裡有紙板、木片、水彩,都可以自由運用,但不可以浪費材料,接著課程就開始了!

丹麥的教育是培養人才從無到有(Nothing to something)的探索與開發!

這時候東西方的教育就出現了差異,在西方孩子選了自己想要的素材、舉起熱熔槍就開始動手;臺灣孩子卻還是等著老師下指令。後來經過丹麥老師一對一地引導,臺灣孩子也開始看其他人做的作品,越玩越開心、一個帶動一個,每個臺灣孩子也慢慢的開始有了一本屬於自己專屬的書。

丹麥的教育方式-只有引導,老師不會告訴你該做什麼。

孩子們童言童語的說:「(在丹麥)就自己畫啊!在臺灣,(老師)做什麼(學生)就是做什麼。」、「臺灣大家都做一樣的!」真是發人深省!臺灣的美術課,都是老師先示範或規定創作題材,最後全班做出一樣的東西,做得越像分數越高,這就也是臺灣教育的困境。

丹麥孩子從小在快樂的環境下成長,長大後依然擁有極強的全球競爭力。

臺灣的教育,將小孩訓練成不會思考的機器,花很多時間讀書、背誦、考試,不斷地在做一連串的「複製」的工作。這樣的「腦袋記憶」,究竟比不上電腦、比不過google,當出社會後,習慣按照設計圖壓低成本代工,或用Intel、Google給的公版開發產品,更有可能被人工智慧與機器人取代而面臨失業。

到鹿園(Dyrehaven)學「地理學」,學習在野外用年輪判斷方位。

大型遊樂園

丹麥課程大多沒有課本,有些學校甚至沒有規定回家作業,下午1:30(隨著年紀增長,會延長至下午3點)下課後,就是學校的社團活動的時間。臺灣的社團活動是在新學期開始時,就得選擇一種社團課程,例如游泳、圍棋、舞蹈,然後,在選定課程以後,一整個學期的社團活動都必須上一樣的課,甚至選擇同樣的社團活動後,就要分成幾個學期連續上下去。

到丹麥國立美術館(Statens Museum for Kunst)進行美學教育。

在丹麥,社團活動彷若是孩子們的「大型遊樂園」(類似臺灣的BabyBoss職業體驗),學校每天都開有各種不同的社團課,例如畫畫、縫紉、烹飪、木工、野炊等,學生們可以自由來去選擇想要的社團課程,例如前一個小時做木工、後一個小時跑去煮飯,多數孩子都喜歡待在學校,下了課還不想回家。

動手做全球最頂尖的奈米顯微鏡。

丹麥的孩子可以在「社團遊樂園」中盡情探索自己的興趣,在丹麥並沒有「尊師重道」的想法,每個老師都必須依靠自己的努力來贏得學生們的敬重,他們在每間「社團遊樂園」教室等著孩子們的光顧。
如果孩子一直到國三(九年級)還不知道自己的興趣所在,丹麥設有十年級的gap year,可以去專門的學校學自己有興趣的課程,例如音樂、體育,再好好思考是要走技職體系學習一技之長,還是要讀一般高中走升學之路。

海灘學「生物學」。

在丹麥老師們的帶領下,臺灣的師生們來到全球最創新大學中,北歐排名第一的丹麥技術大學(DTU),體驗國、高中孩子合上的「科技課」,並參觀了技術大學內免費提供資源與輔導給學生創業的Skylab,聽丹麥年輕人侃侃而談他們的研發理念與行銷創意。

有陽光的日子,師生在草地上「平起平坐」享受午餐。

這些年輕人,其實只大臺灣孩子沒幾歲。Skylab的經理向臺灣學生說:「丹麥的教育是培養人才從無到有(Nothing to something)的探索與開發!」反觀臺灣培養的人才習慣從既有的設計降低成本大量生產(Cost down & mass production) 的代工思維引以為傲,再從舉世聞名的丹麥LEGO及提供世界近一半胰島素的Novo Nordisk藥廠與臺灣代工獲利率的天差地別,就可知道哪種產業能真正讓該國人民每年休一個半月的帶薪假,難怪丹麥是全球幸福指數最高的國家前三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