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所主導的「一帶一路」論壇,2017年5月14日在北京雁棲湖召開,共計有130多個國家、約70個國際組織代表、數十國領袖共同參與!
隨著英國脫歐,美國主張製造回歸美國,一帶一路儼然成為21世紀最大規模經濟戰略,眼見東協起飛,歐亞重回世界核心,台灣的機會又在何方?
由中國主導的「一帶一路」論壇,5月14日在北京召開,並由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親自主持開幕儀式,同時發表「攜手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演說。習近平在會中宣示,「只要我們勇敢邁出第一步,堅持相向而行,就能走出一條相遇相知、共同發展之路。」
習近平更宣布,將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提供建設資金的絲路基金,增資 1,000 億元人民幣(約 4,400 億元台幣),還將以各種方案提供超過 7千億元人民幣(約 3 兆 8 百億元台幣)以上的基金或貸款,最終將投資將達 9千億美元(約 27 兆台幣)的「一帶一路計畫」。
這不僅是全球史上單一國家發起的最大規模的海外投資行動,也將成為繼美國主導重建二戰後歐洲的「馬歇爾計畫」之後,規模最大的經濟外交項目。
一帶
- 中國經中亞、俄羅斯到歐洲(波羅的海)
- 中國經中亞、西亞到波斯灣、地中海
- 中國至東南亞、南亞、印度洋
一路
- 從中國沿海港口過南海到印度洋,延伸到歐洲
- 從中國沿海港口過南海到南太平洋
大陸外交部長王毅亦在論壇開幕式結束後,召開記者會對外表示,中國目前已經和40多個國家和地區,就共建「一帶一路」簽署了合作協定。論壇期間,還與近20個國家和20個國際組織商簽合作。
看到東南亞全部國家、南韓、日本皆派代表參與此論壇,甚至連北韓也受邀出席,只有台灣未能與其同行。雖然這是在預料之中,但不同於過去馬政府時代的積極爭取,新政府對本次的論壇顯得不甚關心。
世界各國爭相推動
自2016年政黨輪替後,不只是一帶一路,連亞投行也不得其門而入。相較之下,連英、德等歐洲國家,都相繼加入為推動一帶一路而設的亞投行,香港更極力爭取加入,積極爭取在港成立第二總部的機會。
三月底,中國政府頒布完整的「一帶一路」願景與行動文件。一時間,「一帶一路」成為全球最響亮的政策口號。從中國西北經中亞、南亞、中東到歐洲的「絲綢之路經濟帶」,和福建經東南亞、南亞、非洲到歐洲的「二十一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號稱涵蓋全球六十多國、三分之二人口、三成GDP。
四月下旬,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巴基斯坦,送上460億美元建設大禮,中國將興建一條從新疆喀什到巴基斯坦瓜達爾港的「中巴經濟走廊」。「一帶一路」正式上路。
至於中國落實政策的決心有多強?經濟專家指出,中國提倡成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就是要替「一帶一路」計畫提供資金,如今已被視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及亞洲開發銀行的競爭對手;此外,習近平也宣布斥資400億美元成立「絲綢之路基金」,由中國的銀行監督運作,用於拓展鐵路、道路及其他基礎建設。
一帶一路的隱憂
至於為何有超過60個國家對中國的計畫感興趣?專家分析,中國透過採取不附帶條件的政策,吸引那些需要融資協助、藉以發展經濟及基礎建設的國家,自然會受到歡迎,特別是備受資金、科技有限,或者是遭到經濟制裁、受制於世界銀行嚴格規定的國家,例如非洲國家,「如今中國已成為非洲大陸最大的海外投資者」。
「一帶一路」也不是沒有令人擔心和疑慮的地方,經濟專家認為,中國有兩大挑戰:一是環境汙染,二是地緣政治。中國雖已成為全球最大的製造業中心,但代價是煤的耗用量佔全球一半左右,內地遭到污染的淡水也高達70%。
除此之外,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冀(天津市、北京市、河北省)地區每年有超過100日受到霧霾侵害,空氣污染濃度更比世界衛生組織的上限還高出2至4倍,恐怕各國會因此有些疑慮。
在地緣政治方面,專家認為,中國在過去數年間,和區域內幾個國家都曾發生領海爭議糾紛,「一帶一路」目的無疑是要擴大中國的影響力,對周邊國家而言,雖然中國經濟影響力會加大,但也可能導致區內情勢緊張。但是專家們也認為,「一帶一路」計畫雖然有許多挑戰,但最後應該能達到消化產能、幫助區域建設的成效。
台灣應思索迂迴對接一帶一路
台灣經濟研究院中國產經研究中心副主任吳福成指出,近幾年台灣參與各種區域經濟整合始終遇到各種阻礙,加上全球市場需求弱化,導致台灣的出口貿易不振。而「一帶一路」建設背後的影響是,大陸通過產業依次梯度移轉,大力發展外向型經濟,最後構築成以大陸為首的「新雁行模式」,將間接牽動兩岸經貿投資關係和東亞分工,並衝擊台灣企業的對外發展。
他進一步指出,蔡英文政府正在推動的新南向政策,把菲律賓規劃為促進雙邊合作的重點國家之一。然而,菲國總統杜特蒂提出的「杜特蒂經濟學」發展戰略,即將在未來六年內投入1,800億美元於興建基礎建設,力拼7%~8%的經濟成長率。
打造經濟大走廊
- 影響人口:44億,佔世界的63%
- GDP規模:逾20萬億美元,佔世界的29%
- 響應與牽涉國家:65國
- 未來10年投資效應:1.6兆美元
重大工程投資
- 鐵路:5,000億人民幣
- 公路:1,235億人民幣
- 機場:1,167億人民幣
- 港口水利:1,700億人民幣
紅利效應
- 中國進口商品:超過10萬億美元
- 對外投資:超過5000億美元
- 出境旅遊人數:超過5億人
為此,杜特蒂政府已積極向亞銀、亞投行、世銀等金融機構尋求資金協助,甚至中菲兩國已把「一帶一路」與「杜特蒂經濟學」的核心方案「雄心2040」戰略相對接,中國自然極為樂意藉由「一帶一路」的資金融通,協助菲國進行基礎大建設。
而位在「一路」上的台灣,在馬政府時期,曾主張要參與跟周邊區域的經濟整合,雖未提及一帶一路,但也積極爭取加入亞投行,2015年在新加坡的「馬習會」上,習近平則表示願意討論,也樂於歡迎台灣能參加「亞投行」與「一帶一路」。
但在蔡英文上任以來,對「一帶一路」冷眼旁觀,連「亞投行」都不提,只關注「新南向政策」,讓這次受全球矚目的高峰論壇,只有台灣被排除在外,不管開不開心、接不接受,台灣勢必將處在經濟邊緣化的危機。
從蔡英文政府的新南向政策來看,有鑑於一帶一路與東協建設密不可分,蔡政府理應再拉高戰略層次,針對東協發展戰略新趨勢,思考如何把台灣發展戰略嵌入其中,並迂迴對接「一帶一路」倡議,才是有效連結東協的新南向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