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畫製作:張淯、宋思樺|文:宋思樺、 胡心怡、王鈺婷|圖:翻攝自網路
消費者愈發精打細算,虛實界線愈來愈模糊,如何改善跨螢幕裝置體驗,派出機器人抓住你的心,從線上到線下緊緊圈住「粉絲」,是2017年一定要知道的電商大未來。
跨境電商,不只是尋求突破現狀,或是產業轉型的商業模式,更是一場比拚金流、物流、資訊流的全方位戰爭。這場戰爭由歐美點燃烽火,接著開啟亞洲戰線,再加上台灣的「南向政策、前進東協」,讓跨境電商的議題在市場上無限發酵。
電商變化一日千里,唯有掌握趨勢才能站穩腳跟,2017年,跨境電商有以下5大趨勢。
趨勢1
購物節戰線拉長
現今的消費者懂得精打細算,無論是亞洲雙十一還是雙十二,或是歐美的網購星期一(Cyber Monday),折扣還沒開始之前,他們就會先列好購物清單,不只進行比價,還會找出折扣最大化的商品組合。
若想在購物節當天締造驚人業績,除了著重促銷策略以外,還必須在前幾個月就開始「暖身」,搶得宣傳先機,無論投放廣告或是陸續祭出超值商品組合,各家電商業者皆動用所有資源與人力,賣力博取消費者的青睞。因此,戰線便從原本的1天,逐漸延長至1個月,甚至得布局好幾個月,形成提前開打的局勢。
趨勢2
線上線下一體化
美國行銷網站Marketing Land曾經提出「有9成以上的人,會因為線上體驗而去實體店面」的數據,因此,線上與線下各玩各的銷售策略,早就已經跟不上時代了。
虛與實之間的界線已經模糊,消費者也在不知不覺中,開始趨向虛實整合的購物模式,致使企業必須積極找出最好的O2O整合策略。
比方說,購物節開跑後,線下通路也會結合線上進行促銷,消費者只要在網路購物,就會贈送實體通路的優惠券。日本知名服飾品牌 Uniqlo也設計出,只有到店面才能使用的折扣,讓消費者下載完App之後,不得不親自跑一趟,而這種線上線下互導流量的模式,也進一步帶動銷售額的提升。
趨勢3
改善跨螢幕裝置體驗
Smart Insights的行銷專家Robert Allen提到,行動裝置的網路流量已超過電腦,甚至在整體網路流量的比例超過5成,企業應嚴正看待這項改變,並且盡速做出正確的因應措施。
愈來愈多消費者利用行動裝置瀏覽購物平台,但是轉換率卻比想像中來得低,原因可能是沒有良好的行動版網站體驗。手機、平板、筆電、桌機的使用者介面不應該長得一模一樣,企業必須了解消費者使用跨螢幕裝置的行為模式,並改善每個裝置之間的切換流暢度,如此一來,勢必能有效提升購買轉換率。
趨勢4
用個人數據成功「圈粉」
數據蒐集與分析,絕對是2017年所有跨境電商企業的焦點與課題。無論消費者最終是否順利結帳,他們在網站上的一舉一動,都應該被記錄下來,並且依據其喜好和習慣,自動推薦適合的商品。
數據整合工具是跨境電商的必備利器。以整合鞋子尺寸為主要業務的True Fit為例,他們讓消費者事先輸入喜愛的品牌與合腳的尺寸,再交給有龐大數據的資料庫進行比對,以從眾多商品中,挑出穿起來最合腳的正確尺寸。
因此,每當消費者再次造訪網站時,就能接觸到更多合自己胃口的商品,進而提升交易的次數,一旦消費者不斷購物,就會愈來愈忠誠,表示企業已經「圈粉」成功。
趨勢5
聊天機器人開啟「對話式商務」風潮
隨著交易次數日漸頻繁,客服的角色也愈來愈不容忽視。Facebook推出「聊天機器人」計畫,只要消費者需要諮詢和服務,皆能獲得即時回應,全天候待命。
利用消費者熟悉的對話式介面,讓聊天機器人能夠快速回應與解決問題,就像用文字和助理溝通一樣。除了提供基本服務以外,甚至還能協助銷售商品,並引導消費者完成購買程序。而聊天機器人也會藉由每一次互動,修正資料庫的數據,使回覆愈來愈有「人味」,更貼近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模式。
這種對話式的商業模式,創造許多不同於以往的商機,Uber開發者體驗主管麥西納(Chris Messina)曾表示,2016年是「對話式商務元年」,而這股風潮,勢必延燒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