彷彿還帶著殘茶的淚珠,從歲月中一一甦醒;大大小小的陶壺、茶海、瓷杯、瓷罐、花器等堆滿了偌大的木桌與櫥櫃,從外觀來看,年代應該涵蓋了明清、民初到現代,而每個茶器都有或大或小、縱橫蜿蜒的裂痕,一根根鋦釘則羅列或散落其上,年代久遠的鐵釘早已鏽蝕變黑,銅釘或銀釘也多有明顯的氧化現象,看來較新的陶壺則以K金的閃爍如星座般耀眼排列。
儘管尚未造冊細數,主人曾志成告訴我,他收藏的鋦補名器至少有200多件,每件都是獨一無二的孤品,可說彌足珍貴。我想起多年前在國立歷史博物館舉辦的《寶璺藏神—鋦瓷展》,由收藏家潘建中與張耀元兩人提供的展品,也差不多是同樣的件數,兩岸媒體還定位為藝品收藏的「潛力股」,令人印象深刻。
鋦補茶壺 一見傾心
曾志成大學畢業後做過記者,卻因為愛茶成痴,回到臺南老家創辦藝境茶莊,與擔任茶藝教師的愛妻游淑真共同打拼,除了臺灣老茶、普洱茶等茶品,也代理兩岸壺藝家的作品,結合古典文學與茶文化,在府城頗負盛名。
其實早年,兩岸民間都有所謂的「鋦瓷匠」,專門為人修補破損的陶瓷器,閩南語稱為「補硘仔」。鋦匠最早曾出現在宋代張擇端《清明上河圖》中,老行當至少已傳承千年以上。假如眼力夠好,在兩年前來臺展出的會「動」版《清明上河圖》,也能驚鴻一瞥發現,只是絕大多數的現代人無法體會罷了。
名作家亮軒曾談過,鋦補技藝早年非常普遍,沿街挑擔叫喚作小生意,幼年時也常見鋦匠在家門口坐著小櫈補碗。日本卻無此行業,使得日據時期許多在臺的日本人,故意打破碗盤請鋦匠補好,視為珍品。而巴基斯坦、孟加拉、印度等國也有這樣的技藝,不限於中國。唯一可以肯定的是:陶瓷品自中國而出,技術應該也是中國傳過去的。
而號稱「關外鬼才」、名字已作為中國鋦瓷技藝申報非遺名錄的王老邪,近年來年年受邀來臺傳習鋦補技藝,使得臺灣近年也吹起了一陣鋦補風。不過他也表示,至今鋦補過的陶瓷器不下千百,卻始終堅持使用銅釘,理由是銅釘會隨著茶器的熱漲冷縮而跟著收放,使得鋦補後的陶瓷器不致隨著歲月或氣候變遷,或冷熱水頻繁使用等因素而有再漏水之虞,而現代人喜歡的金釘或銀釘就無此特性了。
「鋦」字在《辭海》的解釋為「鋦子,一種兩端彎曲的釘子,用以接補有裂縫的物品」。大陸的《新華字典》則定義為:「用銅鐵等製成的兩頭有鉤可以連合器物裂縫的東西,稱鋦子」。至於鋦釘,除了特殊較大的梅花釘外,臺灣大多稱為騎馬釘,對岸則多以螞蝗釘稱之。
因此,臺南市茶藝促進會理事長曾志成在4、5年前,在三峽老街驚豔鋦補後的茶壺,因而開始廣為徵求蒐集。此外,自家茶莊所售出的茶器,運送過程中不慎破損或有瑕疵遭到退回,他也不忍丟棄,經由友人推介認識國內著名的蔡佩君師傅後,就都送往臺東太麻里請求鋦補,甚至不惜遠赴對岸尋訪名師動手。因此手中的藏品,從明清到近代臺灣名家如蔡曉芳、章格銘、江有庭等都有,儘管所費不貲,每補一枚K金鋦釘要價600至千元不等,有時鋦補的工資還遠超過原本陶器的價格,依然樂在其中,多年下來才累積了豐富的收藏,甚至連早年的玻璃膨酐與花瓶都在他的珍藏之列。
另類工藝 身價翻倍
難能可貴的是,陶器或其他青瓷中不乏多件成套者,曾志成居然也能完整收羅,例如6個罕見的「折腹碗」,除了青花圖案不一,各自還有獨一無二的裂痕與鋦釘,令人大開眼界。曾君取出一個明末留下的大花瓶,在有如絲丘緞稜般肌膚的粉彩表面,滿佈的鋦釘居然包含了鐵釘、銅釘、銀釘與金釘,顯然百年內破損不下3、4次,歷經清代、民初及近代不同主人與不同工匠、不同鋦材的修補,各個年代的鋦釘以不可置信的優美弧度連接,緊密咬合,黝黑稍大的鐵釘更像存放數十年的芽茶那樣沈重,卻任由歲月進行熱情的撫慰。而歷代主人的不離不棄,尤讓人深深感動。
店內有1組中國石灣陶名家曾力的樂女系列作品共6尊,或彈奏琵琶或吹笛或吹蕭,儘管體型不小、表情各異卻都栩栩如生,令人驚艷。問起來歷卻更叫人跌破眼鏡:原來20年前在淡水逛街,僅一面之緣的店家居然開口商借10萬元,在當時算是大數目了;曾志成當下卻立即應允,事後店家又要求以樂女系列抵債,他也毫不猶豫收下,著實讓太座嘀咕了好一陣子。直至最近不經意翻看某拍賣雜誌,才知今天已超過數倍天價,他笑說或許「天公疼憨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