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處浩瀚書海,我們每日面對工作、生活中想要閱讀的書籍,似乎總是發願訂購,之後卻束諸高閣?其實閱讀沒那麼難!區分「可以簡單瀏覽的書」、「需要稍微花時間閱讀的書」,以及「非常需要花時間閱讀的書」,然後以不同的閱讀策略料理它們,便能輕鬆的享受閱讀樂趣!
雖然渴望自眾多「知識巨人」身上獲得探索人生宇宙奧秘的學問,但自茫茫書海中,究竟如何選擇、如何閱讀最有效率,而非淹沒書海?
日本作家、前外務省主任秘書官的佐藤優,號稱一個月平均閱讀三百本書,多的時候甚至多達五百本書!他是如何做到的?在其著作《閱讀的技法》中提出了一些啟發性的要訣,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即是:善加運用「熟讀」與「速讀」的技法。
人能夠熟讀的書本數量有限,每月平均三、四本。因此思考讀書,首要篩選出自己無論如何都必須熟讀的書籍,其它的書,速讀即可。
難懂的專業書籍,至少熟讀三遍
需要熟讀的書多半是專業領域的書,如何閱讀難懂或基礎書籍,佐藤優特別舉出以下幾個熟讀技巧:
- 自想探究的專業領域中挑出三本書或五本書。
- 首先試閱書本正中間的頁面(第一次閱讀時):比起書本前面的引言與後面的結論,正中間通常是一本書最脆弱的部分,可藉此察知一本書的水準何在!
- 準備鉛筆、橡皮擦及筆記本:右手拿鉛筆,書中重要部分,一邊畫線一邊閱讀;特別重要的部分也可將該頁折起,或使用便利貼。
- 一邊做記號、一邊閱讀:入門基礎書籍至少閱讀三遍,第一次可不是漫無目的瀏覽,而是像拿著地圖找尋目的地一般,拿著鉛筆做記號,不懂的地方暫時打個問號,一邊畫線閱讀完整本;第二次是將重要部分抄寫到筆記本上;最後再次閱讀整本。
- 在書本裡畫下框框(第二次閱讀):第一次讀完,接著就是找個書桌工作,哪裡都好,準備一個至少可以持續工作三十分鐘的環境,並備妥筆記本、鉛筆、橡皮擦及原子筆。在第一次閱讀時畫線的部分,認為特別重要的部分,再用鉛筆畫出一個框框。
- 將畫框框的部分謄寫到筆記本上:不需全部謄寫,而是針對定義、數字、專有名詞,以及覺得重要、但自己還不甚理解的部分再謄寫即可。
- 結論部分閱讀三次,再從頭到尾閱讀一次(第三次閱讀):第三次讀,首先在頭腦中應該已有目錄結構的概念,最後結論部分則要閱讀三次,那多半是全書精華所在。
想大量吸收,運用超速讀與普通速讀
想要在短時間內大量閱讀,絕對不可能本本逐頁熟讀,事實上也無必要。因此學會一定的速讀方法,相當重要!
佐藤優將速讀又分為……與「普通速讀」與「超速讀」。普通速讀是將近四百頁的書利用三十分鐘進行閱讀,之後利用三十分鐘完成筆記,就能夠確實累積知識;「超速讀」是將前述書籍用五分鐘閱讀的技巧,簡言之就是「試讀」,才知道區分這本書是該熟讀,還是速讀便可。
佐藤優推薦超速讀的方法,是限定五分鐘的限制條件,先閱讀序文的第一頁及目錄,其他則快速翻過,不要閱讀文字,只看每頁的整體;接著閱讀結論的最後一頁。如此,已可大致掌握對全書的整體印象。
超速讀的目的有二個,第一是區分「這本書對我是否有益?」、「這是否是值得我花費時間閱讀的書?」;而超速讀的第二個目的則是,在書中找出「只須要閱讀這部分即可」、「僅就這個部分做重點式閱讀即可」這些重點。所以,在意的部分為了方便查找而先做上記號,務必用鉛筆做記號、或利用便利貼幫忙,千萬別怕弄髒書本!
「普通速讀」的原理,有點接近看報紙,要訣如下:
- 摒除「完美主義」,不求百分百理解內容,確立你的目的及問題意識。
- 文字盡可能以較快的速度看過去,一邊用尺移動(避免被內容牽引,視線一直停留在重覆的同一行),平均十五秒讀完一頁。
- 重要的地方用鉛筆做記號,貼上便利貼。
- 書的重要部分以一頁十五秒的速度閱讀,其他的就用超速讀。
- 大略理解、記憶即可,寫下「索引」加以整理。
閱讀需要策略,善加運用熟讀及速讀的技巧,你也可以輕鬆駕御知識與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