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團體的十大控訴

獨家報導文:社長 張淯 | 圖:彭級鋒 攝影 | 獨家報導1149期(1+2+3月份)

一、為何一定要在內湖?

內湖保護區守護聯盟:

我們都很肯定慈濟在環保方面的貢獻,但為何一定要選在內湖?

慈濟:

歷年來,風災水災多集中在基隆、汐止、南港等地區,因此從救災角度來看,慈濟內湖園區馳援災區有地利之便;同時園區近高速公路及快速道路系統,也方便大台北各地志工動員,如象神颱風與納莉颱風侵襲台北之際,志工就集中至此地發放了80萬個熱便當,並提供各種救災應急的工作,以歷次經驗證實,內湖園區的確發揮了極大的功能。
此外,透過「社區化」志工讓厝邊鄰里得到及時關懷,也能帶動一起投入掃街、資源回收、關懷老人、照料貧戶等活動,凝聚社區民眾的感情。

二、一定要變更保護區?

內湖保護區守護聯盟:

既然保護區內可以作為「社會福利設施」之使用,為何一定要變更?

慈濟:

現有園區長年來做為低收入戶與急難物資發放、救災設備與物資儲備場所、急難救助指揮聯繫場所、社區環保志工培訓場所、資源回收示範教育場所,已不敷使用,亟需更大的空間做有效運用。
同時,目前園區內都是30幾年的老舊鐵皮屋,和沒有滲水、保水功能的柏油路,不管對志工安全或自然環境,都有負面影響,但在都市計畫審議委員會審查並經審查通過此變更案前,現地無法進行開發工程。因此,才申請變更柏油路面與鐵皮屋現況,變更後雖然室內使用空間變大了,建蔽率卻從現在的42%降成35%,也可以讓大地吸納水份與呼吸,並讓社區居民有安全舒適的活動場地。

三、為何不做環評?

慈濟:

最早規劃成大量體的兒童醫院時,慈濟曾做出環境影響評估報告,但最後醫院遷到新店,因此沒有將此報告送審。目前的規劃依據《環境影響評估法》認定標準第二十三條「文教設施開發面積未達五公頃不需環評」。臺北市於2007年7月13日的都委會中,由台北市環保局做了補充報告:對於設置「環保中心」、老人「輕安居中心」等等未來開發行為的內容樣態及開發強度做了分析說明,認為免實施環評;都委會主席因此作成「有關環境影響評估法之適用,應逕依法令規定辦理,得免做討論。」的決議。目前法規認定不需環評,但如果市府規定需要環評,慈濟一定配合。

內湖保護區守護聯盟

國際志工大樓應該不屬文教設施,此案應符合認定標準的第31條第12款的「社會福利事業設施」,為「其他開發行為」;其興建或擴建工程應符合第一款:位於山坡地、國家風景區或台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 計畫核定公告之一般保護區,申請開發或累積開發面積1公頃以上,故依法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

洪立明(網友):

雖然慈濟這塊土地的三級坡以上佔1.0016公頃,正好超過需要環評之標準,但這塊地77%以上屬於「平地」,依據「臺北市土地使用分區附條件允許使用核准標準 修正時間:2012年11月30日 第八組 二、基地範圍平均坡度不得超過百分之三○。五、基地面積5000平方公尺以上者,須完成都市計畫變更之法定程序始得設置。」故這塊地有77%以上屬於「平地」,把它看做是「山坡地」於理已經不合。

邱國榮(媒體人):

《臺北市土地使用分區法》與《環境影響評估法》,是兩部獨立的法律,前者僅規範土地使用內容,不談環評規則,此種對比是張冠李戴。

四、有活動斷層?

內湖保護區守護聯盟:

內湖園區有基隆斷層穿越,依法不是不能開發或蓋房子嗎?

慈濟:

園區的斷層議題,依據「臺北市府產發局」出版《環境地質圖》,及經實地鑽探,顯示斷層未經過北基地,計畫區北側基地之西北處有基隆斷層經過,惟透過相關研究指出(何春蓀,1983,台灣基隆沿海區至桃園縣大溪間煤田地質及構造)該斷層進入臺北盆地後,延展情況不明,屬「推論斷層」。
此外,基隆斷層不屬於中央地質調查所公布之活動斷層,不受建築技術規則262條有關活動斷層不得開發建築之規定限制(活動斷層帶30至100公尺內)。後續於推論斷層附近地區將規劃作為滯洪沉砂設施及空地使用,不影響生命財產安全。
且求證於中正大學地震系石瑞銓教授(同時為經濟部「斷層活動構造」計畫的主持人,前陣子和一群專家確定台灣33條活斷層),石教授說明,基隆斷層並不是活動斷層,而且基隆斷層在基隆看得到,台北的部分就看不到了,因此在內湖園區旁邊有基隆斷層,是「推定」的,同時在鑽探結果下,慈濟內湖園區內並沒有斷層。況且,全台灣的斷層有上千條,甚至可能近萬條,只有活動斷層有建物的限制。

五、是環境敏感地帶?

內湖保護區守護聯盟:

內湖基地有礦坑及潛在順向坡問題,慈濟在附近大興水木,令人憂心。

慈濟:

針對地下礦坑部份,在查證「台北市產業發展局環境地質資料庫」,證實計畫區區外東側的確有一地下礦坑開採地區,惟未及於計畫區。
且依據「台北市山坡地環境地質GIS資訊系統」,計畫區範圍內的土地皆為「沖積層」,以「山崩潛感圖」來看,多屬低山崩潛感性之土地,查證「地質災害(含土石流)敏感分布圖」,並無相關地質災害(含土石流)敏感區存在。114907001

六、開發會造成淹水?

內湖居民:

溫妮颱風和納莉颱風都導致大湖山莊淹水,造成人員傷亡,位於上游的內湖園區開發後,淹水問題不是會更嚴重嗎?

慈濟:

考量淹水疑慮,臺北市都委會已釐清(2010年12月6日),大湖山莊街與慈濟基地分屬不同水系。大湖山莊街一帶的淹水,係屬於大溝溪、米粉坑溪集水區,與慈濟內湖基地的牛稠溪水系不同。依據2009年10月24日臺灣大學工程地質實驗室「內湖大溝溪野外調查報告」,1997年之溫妮颱風大湖山莊街淹水原因:「1.大溝溪整治不良。2.中下游排水系統規劃不當、排水功能維護不當。導致地面比慈濟園區高出2公尺以上的大湖山莊街發生的嚴重災情。後因政府陸續改善相關排水設施,淹水情形逐漸改善。台北市政府於2008年在大溝溪上游設置13萬立方公尺的滯洪池,是台北最大的滯洪池。另外政府也陸續整治並設置相關防洪設施,包括大溝溪整治、大湖排水系統擴建、大湖修建只會單向流到基隆河的主動式壓力排水閘門以及康湖抽水站設置,與當初颱風淹水時的設施大幅改善。
員山子分洪完工後,每秒疏洪量1310立方公尺(1,310公噸),把洪水引導到外海。這樣的疏洪量,相當76秒就可以把大湖的水排光。在員山子分洪完工後,過去大雨必淹的汐止,已經很少淹水,加上擁有13萬立方公尺的大溝溪滯洪池,已能有效解決大湖地區的淹水問題。
慈濟計畫將一滴雨水都下不去的柏油路變成蓄水的綠地、叢林及生態水保滯洪湖,除可滿足區內滯洪需求外,本於回饋地方、造福鄉里之精神,亦規劃設計高於法令規定之滯洪量(增加約1,300立方米),增加的滯洪量將更有助全區的滯洪機能,共同為大湖地區的美好生活而努力。
此外,本案曾委託「台灣大學水工試驗所」進行水理模擬分析,其一,因大湖地區為大溝溪(含米粉坑溪)488.47公頃集水區,與慈濟內湖園區為不同之集水區,其二,在本區設置滯洪池後,經模擬分析結論,亦將降低大湖水位。
尤其,十多年來,台北市政府積極改善淹水的問題。內湖康寧抽水站的總抽水量,每秒可以將91.4噸的水排到基隆河,如果以大湖水容量為例,大概18分鐘就可以抽光。

台大地質系教授陳文山:

內湖園區最嚴峻的挑戰,還是兩基地都位在碧山集水區的河口處,雖然被人為填平,但「上游的水還是自然會往河口集中」,淹水風險很高。並分析,碧山集水區往南匯入基隆河的區段,因受地形阻擋流量有限,才會在慈濟內湖基地附近形成大湖,也就是排洪先天不良的滯留水域,近年來颱風梅雨的累積雨量屢破台灣氣象史紀錄,恐怕不是靠重現期距25年的排水設計,就能應付得來。114907101

七、滯洪池規格不足?

大湖里民:

大湖山莊的滯洪池作了13萬立方公尺,按集水區面積比例推估慈濟也應規劃兩萬多立方的滯洪池,但現在只作了2,000多立方,慈濟應規劃更適當的滯洪池。

慈濟:

大湖整體區域滯洪量估計約13萬立方米,除北市政府已完成之13萬立方米的「大溝溪滯洪池」,為台北市最大的人工滯洪池,加上台北市最大湖泊大湖公園的納洪量,總量是足夠的。
此外,目前內湖園區的滯洪量已是法定的2倍,大溝溪滯洪池容量達13萬立方公尺,是因沿著山溝而興建,深度好幾十公尺。慈濟園區就算沒有任何建物,全部拿來做滯洪池,除非挖得很深,否則也很難達到兩萬多立方米。園區目前將三分之二面積規劃為滯洪池、草地和樹林,加上慈濟未開發山坡地,也可提高整體含水量。

八、為何不闢為水保公園?

大湖里民:

1998年的公投裡,水保公園的支持度有91%,為什麼不將這個保護區蓋成水保公園?

慈濟:

慈濟的捐款來自四方信眾,如果買地只是來規劃成地區的漂亮公園,這樣只是做為鄰近居民的公園,無法對弱勢者發揮救助、教育與人文關懷的功能。慈濟希望環保生態與人文慈善能兼顧,以同時服務不同社會階層與需求的民眾。114907201

九、為何不捐地做公共設施?

大湖里民:

一般案件多規劃30到40%的公共設施,但本案卻沒有規劃任何的公共設施用地。

慈濟:

內湖園區所規劃的65%的樹林、綠地等休憩空間,皆開放民眾使用,歡迎里民親近。

十、與天爭地,人定勝天?

大湖里民:

過度迷信可「以開發來保護環境」、「用工程讓環境變好」,強調只開發平地(即過往被填平的湖區),殊不知過往整個湖區就是完整的滯洪池,這種傳統工程至上、人定勝天的迷思,將為環境帶來極大破壞。

好山好水促進會發起人邱亞倫:

一般人只認為,慈濟為什麼要去破壞一塊保護區,但慈濟內湖基地的現狀是,園區內充滿30年以上的違建,及大面積柏油路,後面有3棟16層的高樓與歷時超過30年的大湖山莊社區,右邊有緊密的聯棟豪華建築;左邊有政府興建的20米東湖聯外大道;前面有時時呼嘯而過的捷運; 基地也緊鄰25米寬的成功路大道。
這就是為什麼這種環境底下,會有許多內湖居民期待慈濟儘快改善這一片業經層層開發破壞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