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都選舉進入倒數,有關建設與公共議題也提前發酵。其中,尤以雙北的都市更新話題最熾。只是,因為在台灣,都市更新(Urban Renewal)常伴隨著弱勢戶被強制拆遷、黑道介入的負面案例,長期被污名化,即使在「文林苑都更案」後,對於公權力的介入已調整為備而不用,接受「不完整範圍」的都更,仍無法解決社會大眾的疑慮。
前行政院政務委員、現職實踐大學建築設計系副教授林盛豐分析,台灣都市更新的動力,尤其是北部地區,主要來自於房地產增值的誘因,被討論的議題僅限老舊建築變豪宅、地主如何爭取最大權益及弱勢戶或承租戶權益受損等問題,都更條例主要著重於更新個案的推動效率和障礙的排除,法令規定的更新面積也越調越小,使得一般都市更新規模僅及於幾棟建築物或一、兩個街廓,缺乏對於都市層次、更宏觀的空間與策略思考運作。
為此,林盛豐與台北市都市更新處合作,將台北市都市更新處多年來與多位教授長期對國際主要城市都市再生的觀察集結,《都市再生的二十個故事》,並邀集台北市都市更新處代表及建築學專家學者於十二月舉辦兩場座談會。
人口持續往城市傾斜
林盛豐指出,在國外,「都市再生」早已取代都市更新,成為歐美一線城市引領城市發展的主流概念。世界最美的城市巴黎,就是一個超大規模都市更新的成果。自1870年代奧斯曼銜命主導整個城市的再造運動,以改善治安、強化國防、提升整體環境品質為主要方針,展開一連串貧民窟拆除、新住宅街區規劃、林蔭大道、都市公園及下水道系統等建設,並將整座城市統一成巴洛克美學風格,巴黎都市更新的規模與成果,可說史無前例,截至目前也後無來者。
依據聯合國統計,全球都市人口在2008年已首度超過鄉村人口,預計到2050年時,住在都市的人口將達到70%,都市人口持續擴張,所引發的整體生活機能與治安等社會問題,也讓都市更新與再生更顯急迫。
台北市都市更新處處長林崇傑表示,由於都市更新的發動者往往來自外來投資者,在雙方追求利潤極大化和彼此缺乏信任的情況下,讓溝通重點往往只偏重於權益爭取與分配,生活品質和真實需要反而被擠壓於考量外。而公有土地也因被當成創造政府財富的工具,讓得公有土地喪失原本可以作為城市轉型的支持基礎。
如何擺脫都更按被簡化為審議效率、完成數量的思考,轉而在單一基地的重建外,也能對基地所在地區的公共環境,以及整個城市的發展有所關注,除了有待法令的修訂、制度的建置,也需要全民的參與與監督。
創意、永續,城市新價值
著名建築學者李清志說,世界上許多城市已處於「殭屍化」的狀態,有些地方已產生組織壞死的現象,有些地方有如感染病毒,開始異變扭曲、腫脹流膿,但市政決策者卻常只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虛擲龐大的工程預算,卻無法真正對症下藥。
李清志認為,在這個創意的年代,城市的改變其實也需要創意。紐約高架公園的設置、柏林廢棄公寓的創業基地、騰柏霍機場的再開發,以及阿姆斯特丹以自來水廠蓋成的模範社區等,都是揮別以「房產投資作為都更手段」的思考,創造都市更多元思考與價值的成功範例。
以紐約高架公園為例,原本是為解決曼哈頓「死亡大道」第十大道鐵路與人車爭道的問題,斥資二十億美元興建的高架鐵道,在1980年代嘎然停駛二十年後,卻由一個鐘錶商人和一個旅遊作家,透過一場社區會議催生它的再生計畫。保留舊鐵道的「新舊並存」思考,不僅讓它成為曼哈頓最熱門的觀光景點之一,更為曼哈頓西區帶來二十九個建案、一千個飯店房間、兩千五百個住宅單位,以及一萬兩千個工作機會,相當於二十億美元的經濟效益。
而位於柏林東南方土耳其區的一棟廢棄公寓「Betahaus」,則以「測試之屋」為名,供自由工作者或小型團隊在此租用,Betahaus透過每週一次的早餐會、兩週一次的稅務諮詢,並不定期邀請創投業者及育成專家參與其中,讓Betahaus一躍成為柏林最重要的創意中心,甚至吸引福斯、MTV音樂頻道及Bosch等國際企業競相來此尋求外包人才。
《都市再生的二十個故事》編者林盛豐指出,這些都市再生城市的成功案例,隱含了六個DNA:永續發展的核心價值、城市的願景、城市的智庫、新型態的民眾參與、創意行政與公部門關係等重點。
尤其是身為台灣地區經濟引擎的台北都會區,如何將一個以生產製造為目的的城市,轉型為以知識經濟、服務經濟、美學經濟以及體驗經濟為目的的城市,台北的城市規劃者與經營者應思考如何把這個城市帶到下一個新的境界,除了應以都市再生政策取代都市更新政策,國外的創新案例,或許是最好的他山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