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宗教文化交流盛事「第十一屆海峽兩岸保生慈濟文化旅遊節」,18日在廈門市海滄區青礁慈濟祖宮熱鬧展開,迎來全球各地進香團和遊客,作為海峽兩岸民間信仰盛事之一,該活動總共吸引了來自海峽兩岸及東南亞超過兩千名嘉賓、信眾,前來祈福、祭拜保生大帝,共襄民俗盛典。
保生大帝是北宋時期閩南一代名醫,他懸壺濟世、救死扶傷、博愛向善的精神,萬民敬仰,千古傳頌。保生慈濟文化從閩南傳播台灣,傳播海外,現在全球共有兩千多座宮廟,上億多名信眾。它已經成為海峽兩岸共同的優秀文化遺產,已經成為廣大中華兒女,特別是兩岸中華兒女,凝聚親情丶深化認同丶守望相助的重要文化資源。
該活動引起各界人士的關注,參與的政商名流更是人數眾多,包括中國社會科學院台港澳研究中心副主任羅京輝、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黨委書記杜志雄、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研究員趙一夫、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副院長張文生、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助理教授肖日葵、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助理教授劉文戈、廈門市委常委林文生、廈門市政府副市長孟芊、區委副書記曹放、海滄區委常委廖凡、海滄區政府副區長連維興、海滄區政府副區長柯少敏、海滄區政協副主席樂智強。臺灣的貴賓則有臺灣村裡長聯合服務總會總會長陳建良、中華(臺灣)文創人才教育發展協會理事長陳筱青、(臺灣)國立暨南大學觀光休閒與餐旅管理學教授鄭健雄、(臺灣)中華大學建築與設計學院助理教授高松根博士、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建築系教授鄭正慶、《獨家報導集團》董事長張淯、新竹市北區中興里里長楊永順、中華(臺灣)文創人才教育發展協會理事廖本深、新北市中和區明穗里里長何韋翰、臺北市裡長聯誼會總會長許振通、新北市淡水區社區發展協會理事蔡瀛、桃園市楊梅區三湖里里長鄧敦仁等人都蒞臨現場,參與此次的各項活動。
值得一提的是,50多位來自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泰國、澳大利亞以及香港、澳門等國家和地區的海滄僑界朋友,也出席該活動,其中馬來西亞馬六甲僑生公會會長、海滄僑青會海外委員顏泳和青礁慈濟祖宮常務副理事長顏國南、台灣宮廟代表賴信雄共同為保生慈濟文化旅遊節鳴鑼開幕。
整個活動背景,是為深入學習貫徹中國共產黨十九大的精神,以習近平主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因此海滄區委區政府也積極貫徹落實省、市黨代會精神,堅持「五個先行」, 牢記改革開放「前沿」的使命,在廈門「五大發展」示範市建設中當先鋒、打頭陣,充分落實高質量、高速度發展,加快將海滄建設為高素質、高顏值的國際一流海灣城區,成為現代化國際化城市風貌的「靚麗名片」,同時借力「一帶一路」,加強經貿合作,增進兩岸交流。
為倡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全國台聯文宣部副部長陳小豔也在「2018海峽兩岸鄉村振興論壇」表示,十九大明確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鄉村振興戰略,是在深刻認識城鄉關係、變化趨勢和城鄉發展規律的基礎上提出的重大戰略。農村社區治理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是構建鄉村治理新體系的重要方式。20字的鄉村振興總目標裡,涵蓋了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生態文明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等方面,著力點多,大有可為。海滄區在廈門「五大發展」示範市建設中當先鋒、打頭陣,充分落實高品質高速度發展,創新兩岸交流方式方法,海滄在推進「社區治理」活動中的成就,也聘請臺灣同胞有經驗、服務意識強的人員擔任社區助理,在全國系不僅首創,也擴大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開闢了新管道,拓展了新思路。
「第十一屆海峽兩岸保生慈濟文化旅遊節」的開幕式由統戰部部長廖凡主持,海滄台商投資區管委會副主任、海滄區委副書記曹放致辭時表示,海峽兩岸保生慈濟文化旅遊節迄今已成功舉辦十屆,能夠持續舉辦,主要是因為該活動引導人們心性善良、熱心公益事業、心手相連兩岸一家親、勤勞自強,才能建設美好家園。
曹放認為,保生慈濟文化從閩南傳播臺灣、傳播海外,現在全球共有兩千多座宮廟,上億多名信眾。保生慈濟文化已成為海峽兩岸共同的優秀文化遺產和廣大中華兒女凝聚親情、深化認同、守望相助的重要文化資源。
臺灣的台中元寶宮主任委員賴信雄強調,保生大帝是臺灣非常重要的文化信仰,因為保生大帝信俗,台中元保宮與慈濟祖廟的因緣結得這麼深、這麼密切。他是帶著一顆學習之心來到慈濟祖廟,親眼目睹祖廟「在十多年來能夠建設得如此讓人刮目相看。」
賴信雄說臺灣和廈門之間很多廟宇有很深的聯誼和情感,文化節的舉辦,不僅帶動兩岸廟宇之間交流,也增進了兩岸同胞的情感交流,希望透過這個活動的舉辦,讓情感更密切,讓兩岸之間的未來,更和諧更美好。
第十一屆保生慈濟文化旅遊節活動涵蓋兩岸經濟、文化、宗親、宮廟、教育、醫療等多方面的互動交流,同時緊密貼合海滄本地資源,深度挖掘在地的本土文化。透過「海峽兩岸首屆鄉村振興及社區治理高峰論壇」、「海滄特色資源考察交流」、「情牽兩岸」文藝匯演、「憶故鄉」海峽兩岸書畫展、 「保生慈濟掛件」宣傳品製作等活動,將海滄的「人文精神」、傳統「耕讀文化」、「保生慈濟文化」等優秀傳統文化內涵以互動交流、體驗參與的形式宣傳出去,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進一步促進經貿合作發展。
除了海峽兩岸鄉村振興論壇外,保生慈濟文化旅遊節內容豐富,包括「開幕儀式版塊」、「兩岸基層對接版塊」、以及「配套活動版塊」等三大板塊活動,主體活動將持續至4月27日。其中,兩岸基層對接板塊將致力於進一步深化兩岸基層民間交流,更加深入全面的瞭解海滄新城風貌,共用共建幸福之城,推動兩岸文化旅遊交流,推動海滄區文化旅遊行業發展。
在精彩的開幕式後,主辦單位特別安排一系列的參訪行程,包含有著「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之稱的青礁慈濟祖宮。青礁慈濟祖宮主祀保生大帝,保生大帝信仰早期隨著明清時期的閩南先民下南洋,通過「分香」(「分靈」)機制,逐步擴散到台灣和東南亞。另外,也參訪了在一帶一路倡議下,積極開拓東盟市場的廈門豐泰國際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和蔡尖尾山氣象台等地,更由山上俯瞰海滄,遠眺九龍江口、海滄大橋、廈漳大橋、馬鑾灣新城……等。
海滄三十年的時間,變化可謂舊貌變新顏。對此,印尼蘇北省華裔總會會長陳保安說,他祖籍海滄芸美,是海外第四代的華人,2003年開始在新陽建廠,25年來與海滄區共同成長,感慨良多,希望以後能讓印尼的華裔後代和海滄的青年多交流,不論是經濟還是文化,都能讓海外的華僑、華人與中國、與祖地更密切。
來自菲律賓海滄區僑青會海外委員周經偉表示,他是新一代出洋的華僑,海外的新華僑見證祖國日益發展,祖國的強大使廣大華僑在海外享受更多的尊重,隨著一帶一路的推進也讓海外華僑華人有更多的機遇。
馬來西亞檳城三都聯絡局的謝清祥則感慨的說,他是檳城出生的第二代海滄人,自小父母告訴他來自海澄(海滄舊稱),1993年第一次回到海滄石塘,那次雨天泥濘路,是一次記憶深刻的艱難尋根之旅,這三十多年來見證海滄的變遷,回去要讓後輩多學傳統文化,多回海滄走走。
除此之外,「憶故鄉」是兩岸藝術家書法、繪畫精品的集中展示,充分呈現海滄及臺灣的故土風情及兩岸情誼,推動兩岸民眾交流和溝通,活動旨在弘揚慈濟精神,宣傳開台王顏思齊的豐功偉績,加深理解互信,凝聚兩岸人民的骨肉親情。
來自澳門書法界的嘉賓與海滄本土的書法愛好者,4月19日齊聚海滄,展開一場文化氣息濃厚的書畫交流活動。海滄區海外聯誼會副會長陳進強、澳門詩聯書畫協副會長高德光、澳門書法院副院長兼理事長歐陽澤榮、副院長譚可文等及海滄書法界的朋友等二十多位書法家潑墨揮毫,以書畫促交流,以筆墨描繪對海滄新貌的感嘆,共同用古老的文字符號傳承當代新海滄的記憶,以作品向海內外的僑界朋友傳播更多海滄的精神。
保生慈濟文化旅遊節如今已舉辦11年,文化節的影響不斷擴大,每一屆都得到國家和省市區領導和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吸引了兩岸的政要、信眾和東南亞地區的信眾的積極參與,許多政要也都先後為文化旅遊節題贈墨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