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政策法/專家提3項理由 認為不致引發台海危機

(獨家報導)【記者何豪毅/台北報導|圖/國政基金會提供】

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通過《台灣政策法》,引發許多人關注是否對中美台三邊關係造成影響,國際戰略學者今(16)日表示,此法案完成國會審查、送交美總統簽字的可能性不低,但基於現實理由,此事應不致於引發另一場台海危機。

國民黨智庫國政基金會今舉行中共「二十大」與美國國會《台灣政策法》對美「中」台三邊關係之影響座談會,邀專家學者評析近期國際局勢變化。該基金會國家安全組召集人林郁方在引言時做上述表示,並指「兩岸關係幾年前早已進入寒冬,絲毫沒有回暖跡象」。

林郁方說,不致於引發另一場台海危機的3項理由:一,法案對中共的刺激性已有緩和。二,北京若發動另一場台海危機,須比8月初對台軍演規模更大、力道更強,不僅可能擦槍走火引爆軍事衝突,至少會導致美國國會甚至拜登政府採取更激烈的因應手段;三,烏克蘭戰爭讓北京變得更謹慎。

政大東亞所特聘教授王信賢則指出,美國對兩岸關係朝向「戰略清晰」(strategic clarity)前進,且《台灣政策法》觸碰到北京核心利益,北京可能認為美中戰略競爭將進到涉台的「法理競爭」階段,傳言已久的中共對台「法理鬥爭」是否將加速,特別是《反分裂國家法》修法或推出施行細則,甚至推更積極的「促統」法律,都值得關注。

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嚴震生強調,1979年的《台灣關係法》並沒有提到中共對台灣的威脅,卻很考慮中華民國的需求,用字也很精簡;但這次《台灣政策法》直指中共的威脅,內容更是包山包海,許多條文只反應個別國會議員的需求,針對中共,卻沒有真正從中華民國的立場出發。

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副教授李大中認為,拜登政府對《台灣政策法》部分內容有所保留,使參院外委會最後通過的版本,出現些許但極為關鍵的調整,他指美國期中選舉在即,存在不少變數,而美中互信降低,未來可能出現「負面螺旋」,北京將採取反制作為,中華民國將遭受更高來自對岸的壓力。

guest
0 留言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