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報導)【記者何豪毅/台北報導|圖/資料照片】
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於台北時間今(15日)凌晨通過《台灣政策法案》,此法案當初訂定時,號稱繼1979年台美斷交後《台灣關係法》以來最重大變革,然而專家對此法案內容的理解,多為「象徵意義大於實質意義」,接下來在眾議院的討論更為關鍵。
「『軍事增援、政治放緩』是本次通過條文展現的意義」,前國民黨主席、國際關係學者、立委江啟臣指出,目前法案僅參議院外委會通過,院會尚未通過,也未看到審查期程,另眾議院沒有提案,加上11月8日眾議院全部改選及參議院將改選33席,恐怕難以在選前通過,甚至可能之後又將全部重來,因此未來法案的具體內容和會否立法,都還有待觀察。
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張競表示,此法案指定台灣為「主要非北約盟友」(major non-nato ally, MNNA),為具有法源以及斬釘截鐵規範定義之外交辭語。首創於1987年由參議員努恩(Sam Nunn)所倡議之法律修正案,當時僅澳洲、埃及、以色列、日本以及南韓獲得此待遇。
但他也強調,台灣目前就已經獲得MNNA;2002年9月30日美國國會通過2003年財政年度外交授權法案時,就明文規範「台灣涉及移轉國防品項與國防勞務應有待遇」,為何在台灣政策法案又要重提此事?張競認為,此舉證明此法是在操弄象徵意義,而非真心提升目前台灣所能獲得之實質待遇。
台大新聞所教授、媒體人彭文正今早接受中廣新聞網節目專訪時也提及,友台法案都很好,都應予以歡迎,然而在他看來「全部都是Lip servicers(隨便講講、口頭服務)」,若美國真有心幫助台灣,只要做到三件事:恢復邦交、派軍駐台、協助台灣加入國際組織,這才有實質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