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報導【記者劉韞夏/台北報導】
2021年台灣發生嚴重旱災導致缺水,連外媒都相當關注,而近日再度發生缺水問題,中南部各地已逐漸開始啟動限水。國民黨立委鄭麗文日前質詢時提到,科學園區的用水量會在未來幾年內大幅攀升,政府如何才能確保「護國神山」安心成長。
鄭麗文表示,水電問題一直是政府長期面對的頭痛問題,錯誤的能源政策讓缺水缺電已經刻不容緩,而竹科、南科剛好都在台灣相對缺水的地方,在2021年遭遇嚴重大旱後,今年科學園區又開始在節水了。
「為什麼前瞻開發的規模會這麼小?」鄭麗文質疑,蔡政府的前瞻計畫編列上千億預算,水資源的部分預計要在8年內達到增加常態供水每日41萬噸,但相關計畫已來到第6年,成效只達到增加每日20萬噸,而各科學園區卻持續擴建,用水量預估會在未來5年內大幅攀升,供水速度遠遠跟不上用水的速度,甚至可說是杯水車薪。
鄭麗文質疑,在極端氣候的狀況下,未來旱象發生的頻率恐怕還會增加,但目前的供水都已經不足,待用水量大漲後水資源是否仍依然充足?何時才能提供充足的水給科學園區使用?「經濟部別再空口說白話、睜眼說瞎話,盡快把實質數據拿出來,才能保證台灣未來不缺水!」
蔡政府投入前瞻水環境建設,台灣還是成了「缺水之島」,政府雖一再誇口供水正常,事實卻是再增鑿54口抗旱水井,中央「臨渴掘井」不懂如何開源節流,全台水庫淤積三分之一,加上自來水管線老舊,全年漏水率達13.6%,漏水量相當於4.6座南化水庫。政府臨渴才掘井,首當其衝被犧牲的往往都是農民。蔡英文總統仍在高喊「努力落實」,但實質成效令人堪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