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石門山北段入口步道升級啟用 採自然工法提升安全與舒適

(桃園新聞)【記者曾平/桃園報導】桃園市石門山北段入口步道啟用典禮,今(1)日在龍潭區石門山步道舉行。龍潭石門山海拔高度約551公尺,坐擁石門水庫美景及龍潭、大溪街景,步道平緩且多樹木綠蔭,是台灣小百岳之一,吸引許多山友朝聖。為提升石門山步道安全性與舒適性,市府辦理「龍潭石門山入口自然步道景觀營造統包工程」,斥資近1,200萬元,改善起自北段登山口約430公尺的步道鋪面、邊坡、休憩設施與入口意象,2月7日開工,8月20日竣工收尾。

今日市長鄭文燦與山友一同自登山口出發,親近自然並感受山林之美。鄭文燦說,近山親水是桃園的一大特色,石門山步道工程採用生態工法,捨棄傳統石板與木材,改用透水性較佳的碎石鋪設步道,讓雨水得以滲流到下方,並在步道兩側設置縱向透水生態溝、橫向截水生態溝與擋土牆,將雨水分區段導流至山溝,也避免邊坡滑落。這項工程也進行登山入口意象改造,移除原有紅色大型牌樓,改以「圓融」意象銜接至圓形廣場,同時設置休憩平台、座椅與方向指標,讓步道變得更加平易近人。

桃園升格8年以來,投入約6億2,000萬元,改善分屬7個行政區的25條步道,其中原鄉復興區的觀音洞步道、蝙蝠洞步道與高遶溪古圳步道等,也逐一改善完成。未來市府將持續盤點各步道,除利用「生態工法」修復古道外,也預計再推動25條步道的修建計畫,讓桃園的步道系統更加多元、完整,提供民眾更多散步休閒的好去處。

鄭文燦表示,大漢溪是桃園地質的起點,其出海口原位於今南崁溪的位置,後經造山運動與河川襲奪,在5萬年前改道北流,由石門一帶出海,並沖刷出由許多軟礫石組成的「舊石門沖積扇」,即今日桃園台地的前身。如今擁有豐富生態與觀光資源的大石門地區,已成為市民近山親水的好去處,包括:石門山、大溪洲山、大九芎步道、總督府步道等,都是民眾踏青、郊遊的熱門景點;打鐵坑溪經過整治後,也有效恢復水中生態,讓溪流變得更容易親近。

石門與三坑地區出產活魚、茭白筍、三坑米等農特產品,並曾舉行三坑茭白筍節、石門活魚節與熱氣球嘉年華,受到民眾歡迎。市府近年積極發展休閒農業,目前桃園已有10處休閒農業區,其中位於龍潭的大北坑休閒農業區,結合客家農村特色與茶葉文化,是南桃園熱門休閒觀光景點;未來可望結合農會、區公所及民間力量,將目前已完成劃設規劃的三坑水鄉休閒農業區,串聯周邊的餐廳、觀光茶園與農村聚落等景點,成為具有特色的觀光亮點。

觀旅局表示,觀旅局推動龍潭石門山入口自然步道景觀營造統包工程,改善石門山步道北段登山口起約430公尺既有土石步道,已於2月7日開工,8月20日竣工收尾。由於石門山步道沿線土地多為私人所有,所以,在工程初期,首要之務是取得多位地主的同意,讓工程得以順利推動。

石門山步道原路面多為泥地,崎嶇不平且容易造成遊客滑倒,經這次工程重新鋪設為碎石路面,具有透水、環保、安全好走等優點。步道周邊也設置橫向與縱向的植草溝,以利步道快速排水,並以土包進行邊坡固定,同時兼具景觀改善效果。

 

guest

0 留言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