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港義民廟管委會交接 成員234年來平均年齡創新低

(雲林新聞)【記者洪佳伶/雲林報導】雲林縣北港義民廟8月21日下午舉行第三屆管理委員會就職暨交接典禮儀式,新任主委蔡信捧期望全體委員代表齊心協力,延續流傳義民公保家為民的精神,任內新管理委員會組成年輕化,為創廟234年以來平均年齡最低的管理團隊,將以更多元創新的想法推廣北港義民廟!新任主委蔡信捧表示,本屆委員會除延續前人成果積極與友宮交流聯誼參與活動外,也會積極舉辦各類活動例如下個月即將到來的世界古蹟日期間,舉辦「義起寵毛孩」活動推廣宣傳本廟特有的「寵物祈福燈」多年來廟內古物眾多,本屆也將加快整理及建檔造冊的進度,並儘速依損壞程度提報保存,推廣與保存兼並進行,讓北港義民廟發光發亮。


▲下個月世界古蹟日期間,北港義民廟將舉辦「義起寵毛孩」活動,推廣宣傳特有的「寵物祈福燈」。(圖/記者洪佳伶攝)

北港義民廟原為國家三級古蹟,於2007年因古蹟分級改制而被指定登錄為雲林縣縣定古蹟,建廟之因起於清領時期中南部兩件重大的抗官民變事件,分別為乾隆51年至53年(西元1786-1788年)的「林爽文事件」及發生於清咸豐、同治年間(西元1862-1863年)的「戴潮春事件」。乾隆五十三年此一抗清民變全部弭平,北港地區並獲清廷御頒「旌義」金匾,以表揚鄉勇助官禦亂的事蹟,同年六月北港仕紳倡議將犧牲的108位義民及義犬遺骸合葬瓦棺,並建立「旌義亭」,明訂義民罹難之日為年度祭辰,以資奉祀。同治元年(西元1862年)起事的「戴潮春事件」中,北港紳民義勇再度協助官方,除維護本地家鄉安全防務,更隨清軍赴嘉義退敵解圍。此事件平定之後,計有36名本地義勇死於戰役,於是合祀於乾隆53年所建之旌義亭中。同治2年(西元1863年)因黃玉琮敬獻石雕香爐,上書「義民公」字樣,於是「義民廟」之稱呼逐漸取代舊有之「旌義亭」。


▲雲林縣縣定古蹟北港義民廟。
(圖/記者洪佳伶攝)

北港義民廟管理委員會交接典禮於8月21日下午於北港義民廟舉行,雲林縣政府民政處張政國處長表示:「北港義民廟自乾隆年間即得到“旌義”匾額,234年來存的義民信仰保存很不簡單,也恭喜第三屆蔡主委率領的管理委員會幹部,期許大家將義民公信仰永續傳承」。文化觀光處長陳璧君也表示:「很開心看到北港義民廟管委會平均年齡創新低的一屆成員傳承北港義民廟的信仰保存事務,雲林縣治也正加速編撰中,義民公信仰也是宗教治裡重要的一部分,未來也會持續協助這部分的文化保存」。

北港朝天宮董事長也是北港義民廟的蔡咏鍀董事長也表示「期待本屆年輕的管委會能發揮更多創意思考行動與北港朝天宮互相結合,發展多元的宗教文化,互相加值提升,讓全台民眾知道北港不僅是宗教聖地更是祖廟的故鄉」包括雲林縣政府民政處長張政國、文化觀光處長陳璧君、北港朝天宮蔡咏鍀董事長、黃文祥議員、黃美蘭議員、蔡孟真議員、蔡岳儒議員、北港鎮代理鎮長張庭魁及機要秘書蕭美文及各宮廟代表均到場觀禮祝賀,場面簡單隆重。

北港義民廟第三屆管理委員會名單如下:主任委員蔡信捧、常務委員蕭清河、顏麗雅、蔡建志及蘇欽利、委員阮清泰、邱上瑋、杜易宸、許明財、蘇建豪、邱彥翔及陳照明、常務監事蔡曜光、監事蘇戴麗菊、蔡恂恂及潘瑞欽。


▲北港義民廟第三屆管理委員會交接典禮。
(圖/記者洪佳伶攝)

guest
0 留言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