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jemenun 經.緯-人間國寶許春美特展」25日台南開展

(台南新聞)【記者陳彥霖/台南報導】文化部所屬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奠基以往與原民館互動成果,今(111)年首次與屏東縣來義鄉公所共同推出人間國寶工藝大師許春美特展。今(25)日開幕邀請屏東排灣族的入門茲·加谷拉夫老師帶來口笛特殊演奏,以及來義古樓部落族人古謠吟唱,為特展獻上祝福。

該展結合來義鄉原住民文物館,透過許春美老師投入傳承與推廣排灣族傳統織布技藝的生命歷程,以及各式圖紋體現的意義和價值觀,讓大眾深入認識排灣族生活美學。


▲人間國寶許春美老師的作品。
(圖/記者陳彥霖攝,2022.03.25)

文化部主任秘書陳登欽表示,從許春美老師的作品看到、也學習織紋蘊含的生命故事與文化深意。原住民文化館有著豐碩的文化資源,文化部為落實協力原民館發展的重要政策,長期關注國立博物館與原民館合作,現在更加入生活美學館的協力,藉由館際交流,與大眾分享臺灣這塊土地上豐富多元的族群文化。

​許春美老師表示,「在投入傳習的過程中,她更加體悟部落技藝的深奧與美麗,傳統織布織法紋路多變,而且每個織紋都存在不同文化意義;每個織紋都是經典,希望參觀者能從織紋裡體會了解排灣文化意涵」。

織布國寶工藝師許春美,承襲家族及部落長者傳統織布技藝,保有排灣族古樓部落傳統織布文化知識之口傳文學,可吟誦織布的古老經文,精通排灣族傳統織布的完整工序及平織、斜紋織、浮織法、綁織(俗稱挑織)等主要技法,並熟知各項圖紋所反映的環境與社會階序意涵,致力推動排灣族傳統織布工藝復振,以地織機進行教學超過20年,是少數能夠掌握織布整體知識並得以族語傳承者。 


▲地織機。
(圖/記者陳彥霖攝,2022.03.25)

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長黃瓊瑩表示,原民館型態多元且各自具獨特性內涵,許春美老師織布工藝以圖紋織寫排灣文化,以生活美學詮釋角度讓一般民眾得以與藝術親近,產生共鳴。

策展內容分為「生命的經.緯」、「掌中的經.緯」與「不斷的經.緯」三大展區,邀請大家前來認識排灣族織布工藝、各式圖紋體現的排灣族文化意識與價值觀,以及許春美老師以創作、教學、出版等不同形式,將排灣族tjemenun傳統織布文化傳承延續下去。

「tjemenun 經.緯—屏東縣來義鄉人間國寶許春美特展」於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第一展覽室展出,即日起至111年5月8日,週二至週日09:00-17:00(週一休館)。

讀者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