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灘減塑永續海岸環境!農村水保署臺中分署攜手臺灣杜邦 守護竹南塭內生態

(觀傳媒中彰投新聞)【記者廖妙茜/台中報導】由竹南塭內社區主辦「轉廢為寶•讓海更好」食魚教育活動,在農業部農村水保署臺中分署協助下,利用社區在地的海洋廢棄物,製作澆花器等DIY操作,並導入海洋塑膠如何影響海洋的生物,甚至有哪些桌上的海鮮已經遭受塑膠微粒入侵,倡導減塑的議題,此次活動邀請台灣杜邦公司(DuPont Taiwan)共同參與,透過ESG的合作,配合苗栗縣文觀局「苗栗慢魚海岸」,永續台灣海岸環境。


▲大小朋友攜手淨灘維護環境。
(圖/記者廖妙茜翻攝)

竹南塭內社區廖雪美理事長表示,「塭內社區位於全苗栗最大的竹南濕地上,社區長期推動減碳與溼地保育工作,更是全台紫斑蝶遷徙路徑最北的中繼點,近年發現濕地及海岸所撿取的塑膠垃圾,有越來越多的趨勢,甚至不乏遠從福建、廣東漂流的浮球與垃圾,造成社區相當大的負擔,隨著企業開始重視企業ESG,台灣杜邦公司在去年與社區合作投入紫斑蝶復育及淨灘等環境教育工作,今年也趁著農村水保署協助食農教育教案的建置,以減塑及食魚教育為主題,邀請企業共同參與,呈現對於周邊地方社區的關懷與互動,更感謝台灣杜邦公司支持塭內社區,為環境保育盡一份心力。」


▲淨灘完後也要做好垃圾分類。
(圖/記者廖妙茜翻攝)

農村水保署臺中分署王志雄副分署長表示,「食農教育制定的精神,除了照顧農業推動地產地銷外,維護農業生產環境也是其中的一環,漁業既為農業的一部分,隨著近年海洋汙染與氣候變遷等問題,持續影響台灣周邊漁獲的數量,塭內社區雖然不是以漁業為主,但濕地乘載著海洋固碳與生物棲地的功用,如何保護這個珍貴的場域環境,除了淨灘與環境保護外,了解塑膠汙染如何入侵我們的生活,因此社區與企業共同為環境努力,是農村水保署持續推動的目標。」


▲品嚐在地食材製作的口袋鮪魚餅。
(圖/記者廖妙茜翻攝)

本次活動在官義渡生態公園辦理,以塭內社區的一頭大鯨魚故事來開頭,講述一場影響在地社區深遠的事件,在以繪本介紹我們平常生活製造的垃圾,後來都到哪裡去了?又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再以社區淨灘撿拾的海廢,製作旗魚造型澆花器,讓廢物變成新的工具外,再以聯合國針對食用魚類體內塑膠微粒含量,認識塑膠如何侵入我們的飲食,讓參與者知道生活塑膠的問題後,再進行淨灘與減塑,本計畫亦配合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推動「苗栗慢魚海岸」,從文化、觀光到日常飲食認識永續漁業,打造苗栗縣推動成為臺灣國際慢魚海岸之都。

讀者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