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翁餐廳外高燒昏厥!光田綜醫:泌尿道感染主因是大腸破洞

(觀傳媒中彰投新聞)【記者廖妙茜/台中報導】許多人都有過「泌尿道感染」,常見症狀為:排尿疼痛、下腹疼痛、血尿、發燒想吐等症狀。一名70歲老翁和家人歡慶用餐時,在餐廳外透氣時因高燒而暈倒,緊急送往光田綜合醫院檢查發現,老翁尿液中白血球指數相當高,先行決定注射抗生素減緩發炎反應。然而,泌尿道感染只是表象症狀,後經光田綜合醫院醫療副院長暨腎臟內科醫師張家築,以及大腸直腸外科李彥志醫師診斷發現,電腦斷層中可見老翁的膀胱壁存有氣體外,膀胱壁也相當肥厚,顯見大腸與膀胱間已形成「大腸膀胱廔管」,導致大腸桿菌順著管道流進膀胱,致使泌尿道反覆感染。


▲大腸直腸膀胱廔管圖說:大腸憩室發炎腸段與膀胱間已形成「大腸膀胱廔管」,導致老翁泌尿道感染。
(圖/記者廖妙茜翻攝)

在確定老翁反覆泌尿道感染的主因為大腸膀胱廔管後,光田綜合醫院大腸直腸外科李彥志醫師即調整治療方案,針對病因診療。回顧老翁病史,發現過去兩年中,雖已有大腸憩室(腸道表面的囊袋),但並無表現出症狀。不過就患者自訴生活經驗,李彥志醫師推測老翁可能存有飲食習慣不佳、排便狀態不順暢等問題。


▲光田綜合醫院大腸直腸科李彥志醫師發現,老翁大腸憩室卡了許多糞石。
(圖/記者廖妙茜翻攝)

本次檢查中李彥志醫師發現,老翁的大腸憩室卡了許多糞石,恐因此導致發炎形成廔管。健康的大腸表面應該是光滑的,但如長期吸菸、年齡增長、運動量不足、腸內壓力增加或膳食纖維攝取不足等原因,易形成憩室並發展成嚴重的炎症感染,甚至與膀胱形成廔管,排出「糞尿」。

李彥志醫師表示,無症狀的大腸憩室症常常容易被忽略,只有在發炎、膿瘍引發嚴重併發症時才會被察覺。查出根本病因後,由於老翁除大腸膀胱廔管外,還引起後腹腔膿瘍,沾黏情況嚴重,綜合考量之下,李彥志醫師依過往執刀經驗判斷,當機立斷切除大腸憩室發炎腸段、引流膿瘍、移除廔管、修補膀胱並吻合腸道。術後一週老翁尿液已恢復清澈狀態,現返家休養,僅需固定回診追蹤並注意生活習慣。

光田綜合醫院李彥志醫師提醒,現在美食雖多但仍要攝取足量蔬果,多補充水分,確保腸道能獲得充足膳食纖維,使順暢排便,才不易形成大腸憩室炎等症狀。老翁也表示,術前確實相當少喝水及攝取蔬果,以致產生腸道問題,也相當感謝光田綜合醫院各科醫師協助診治,以及大腸直腸外科李彥志醫師悉心手術及診療,才得以恢復健康泌尿狀態。

預防大腸憩室症及相關併發症的關鍵,在於保持大腸健康。攝取足夠膳食纖維、定期運動、養成規律排便習慣,避免久坐和便秘。如出現持續性的腹痛、便秘或排便習慣改變等症狀,應及時就醫檢查。

guest
0 留言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