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傳媒嘉義新聞)【記者任禮清、陳惲朋/嘉義報導】嘉義長庚醫院院長楊仁宗整合神經內科、神經外科等跨專科醫療團隊,以精準「深層腦部電刺激手術」(DBS),為罹患巴金森氏症已經10年,幾乎無法動彈的病人可以自主動手切蛋糕,獲病人及家屬萬般感謝,如同再造。
楊仁宗院長今(26)日親自帶領神經內科黃彥筑主任、謝宗達醫師、陳兆暉醫師,及神經外科李明學主任、鄭群鈺醫師等人,簡報說明用精密的「深層腦部電刺激手術」(DBS)跨專科醫療,為65歲罹患巴金森氏症已超過10年,隨著症狀持續惡化,動作變得越來越遲緩,步態困難需要助行器的協助,每天服藥次數不斷增加的陳先生進行治療;手術後已第五個月,陳先生病情明顯獲得改善,除能夠使用輔具行走出門,更大幅降低服用藥物的種類和頻率,生活品質大大提升。讓患者與家屬萬般感謝長庚團隊的治療與協助。
▲陳兆暉醫師(左起)、謝宗達醫師及鄭群鈺醫師。(圖/記者陳惲朋攝)
神經內科謝宗達醫師指出,隨著台灣步入高齡化社會,腦部退化性疾病隨之增加,巴金森氏症是一種與身體動作和走路姿態有關的退化性疾病,主要是由於腦部細胞退化,導致無法分泌足夠的神經傳遞物質-多巴胺,當多巴胺不足時,人體的動作協調性便會出現問題,表現為動作緩慢、不自主顫抖、四肢僵硬以及步態異常。另外,還可能伴隨著精神上的憂鬱表現,以及記憶減退等症狀。
神經外科鄭群鈺醫師表示,儘管醫學上可以透過藥物補充多巴胺來治療巴金森氏症,但無法延緩神經細胞的退化,而藥物治療五年以上的病人,可能會開始出現對藥物反應不佳或藥效波動不穩定的情況。這時「深層腦部電刺激手術」(DBS)便成為了一種可行的替代治療方法。利用在大腦內植入刺激電極來取代藥物的化學刺激,以達到治療效果。但由於所需要刺激的丘腦下核體積非常小,且位於人腦中最深層的腦幹附近,周遭有著重要的神經血管,所以手術的成功取決於是否能夠精準地把電極植入。
▲李明學主任(左)、黃彥筑主任將致力跨專科醫療合作。
(圖/記者陳惲朋攝編)
嘉義長庚醫院提到,新近啟用的「精準影像導引手術中心」,不同於傳統立體定位框架式的手術,而是採用的無框式術中電腦導航定位,只須在頭上安裝五或六個定位點,病人術中即可進行電腦斷層掃描,並將當下所完成的影像與術前核磁共振模擬的路徑相結合,精確地找到目標,有效提升手術的精準度,縮短手術時間,降低風險和併發症。
楊仁宗院長說,嘉義長庚所發展的深層腦部電刺激手術(DBS)在結合精準影像導引下,病人術後動作障礙問題能獲得改善,巴金森氏症目前雖然仍無法根治,但透過病人與醫師的充分溝通合作,結合藥物治療及持續的運動訓練,巴金森氏症病人仍可擁有良好的生活品質。團隊將持續創新、精進醫療,讓鄉親們的健康問題不用再離鄉到大城市去,而能就近即可獲得很好的醫療照顧。
▲患者家屬(中)萬般感謝長庚醫療團隊的醫療協助與照顧。
(圖/記者陳惲朋攝)
楊院長強調,鄉下與城市不能比,但我們在嘉義長庚會全力提供很好的醫療技術,病人就不用很辛苦的到大城市去,把醫療資源提高讓病人長輩留下來,同時也讓年輕人相信在這裡的醫療是可以而願意留下來,一起帶動這地區的繁榮,所以嘉義長庚醫院會儘量取得醫療資源,照顧好健康有問題的長輩們,相信對地方的發展也有正向的作用。
▲楊仁宗院長強調將用最好的醫療技術照顧鄉親,讓年輕人也願意留下一起發展地方。
(圖/記者陳惲朋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