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總統大選是戰爭與和平選擇?蔡總統:戰爭非全球與台灣的選項

(觀傳媒台北新聞)【記者潘明賜/台北報導】蔡英文總統今(20)日上午主持「執政7年,重新定義台灣,讓世界重新看見台灣」記者會,向國人報告7年來的執政成果,並回應媒體針對能源政策、經濟民生、兩岸關係、臺美關係、國防、外交等議題提問。關於媒體詢及,有輿論將2024年總統大選定位為「戰爭與和平」的選擇,投給民進黨就等於投給戰爭。蔡總統回應表示,戰爭不是全世界的選項,也不是臺灣的選項。維持和平穩定的現狀不僅是全球共識,也是臺灣主流民意,這也是不分黨派的共同責任,更是兩岸的共同責任,也是全球的期待。臺灣任何政黨和政治人物,都應該在此共識上共同努力,而不是為了選舉利益,販賣戰爭恐懼,甚至利用恐懼煽動臺灣人民,拿我們的自由民主去交換。

媒體也提問臺灣下一任總統應具備的特質,蔡總統表示,臺灣當前面臨各種國際級挑戰,她希望下一任總統有能力處理國際事務,而在處理國際事務時,應該有一些必要的體認與能力特質。第一,能在國內意見分歧和複雜的國際環境中,找出最大公約數,並形塑最有利於臺灣的立場,也必須維持對外政策穩定性,才能取得國際信賴。蔡總統接著說,第二,要具備包括外交場域、戰略,及與人民的溝通能力。第三,能與國際共享價值,並積極參與這些價值的實踐。第四,必須有強烈的自我防衛意志,讓臺灣有足夠自我防衛能力。第五,要有能力組織並領導專業的國安團隊,國安是高度專業的領域,需要許多有經驗、有戰略思考的人共同投入。

媒體詢問蔡總統對「大小姐」說法的看法,蔡總統表示,她沒有聽過郭台銘董事長這樣說過,並提到,在與郭董事長共同努力的那段時間,我們也希望一起達成全民的期待,就是順利取得BNT疫苗,那段時間當然有起起伏伏,也有碰到一些困難與障礙,但是我們都一起克服,也希望我們的記憶能夠留在大家共同努力的那段時間,大家一起努力的那段時間是一個美好的記憶。

媒體詢及臺灣面臨電力供應吃緊及電價調漲,企業界對臺灣能源政策有不同看法,身兼民進黨智庫副董事長的童子賢,呼籲重啟核一、核二廠,能源政策是否需調整?蔡總統回應表示,童子賢副董事長的看法應該是「個人看法」,實際執行上也有一定程度的困難。原因在於核一、核二廠都已經依法停止商轉,但都面臨一樣的問題,就是燃料棒一直在爐心無法取出的問題。這些問題的解決,都需要中央地方一起努力。

蔡總統認為,核廢料的處理是不管任何政黨執政,都必須面對的難解問題。而我們綠電的發展,即使受到疫情的影響,去年綠電的發電量已經超過核電。我們會堅定持續推動能源轉型,並且邁向2050淨零碳排。依照政府現在的規劃,到2030年,不包括再生能源,我們新增的電廠機組,扣掉除役機組的「淨增加」數量,可以達到910萬瓩,增加的量將近核一加核二的三倍。所以,「臺灣不會缺電」,但我們需要持續投資儲電設備建置以及電網韌性的建構,提升及確保供電的穩定性。

針對台積電決定在美、日及歐洲擴大投資,政府如何確保臺灣在全球半導體的關鍵優勢地位,以及培育人才。蔡總統指出,臺灣半導體關鍵優勢有三個面向,除了民主治理,還有領先全球的技術優勢,以及完整健全的產業生態系,這都是臺灣幾十年的累積,不是任何國家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這也是張忠謀創辦人常常提醒我們的。而我們要守住這個優勢的關鍵,在於把研發重心和先進製程留在臺灣,持續提供全球最安全、最可靠,並且是最有效率的產品與服務。

蔡總統強調,人才是關鍵中的關鍵。當業者在成熟製程布局全球的同時,可以從全球吸引更多人才,和臺灣的人才進行良性競爭與交流。透過這樣的良性循環,實際上會更強化臺灣的半導體產業優勢。有關整體產業所需要的人才培育養成及供給等問題,國發會在近期內將提出完整說明。

媒體詢及日本廣島正進行G7高峰會,臺海議題預計成為討論焦點,各國都同意維持臺海和平的重要性。蔡總統認為,維持臺海和平穩定的現狀,已經是全球共識。現在的臺灣,是世界的臺灣,我們不僅在全球供應鏈上有關鍵角色,臺海還是世界貿易重要的生命線,而在地緣上更是區域安全跟民主自由的前線。

蔡總統表示,如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所說,臺灣的安全,已經是全球的共同議題。身為臺灣人,我們不該小看自己,也需要具備全球的格局跟責任感。臺灣也會和全世界所有理念相同的國家共同努力,一起促進區域和平、安全、穩定以及繁榮。

有關美國國防部長表示,美方即將要透過總統撥款權(PDA)提供約5億美元額外軍事援助給臺灣,是否因為臺海情勢有特別狀況?總統回應指出,並不是臺海情勢有特別的狀況。這次美方的援助主要是因為疫情等原因,有些軍售的交貨多少有延遲的情形,所以這些援助計畫,是為了要讓我們在整體戰力的強化,不會因此而受到延宕。我們也感謝美國行政部門以及國會對我們的支持。至於在項目上,目前是由我們國安、國防部門跟美方進行整體研議,到時候也會讓國人知道。

媒體詢及興建20萬戶社會住宅的政策達成率以及高房價問題。蔡總統指出,高房價確實是很多人的難題,健全房地產市場、安定居住權益,是她執政以來一直堅持的原則,政府也多管齊下努力抑制房價。例如,立法限制囤屋及其他可能炒作房價的作為;整合縣市間不同交通工具的費用,降低通勤者交通負擔,進而擴大民眾居住地的選擇,讓主要都會區減壓,房價也會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此外,產業均衡發展也能讓人口分布較為分散,不再聚集在既有的都會區,對抑制房價也有幫助,制定政策時也都會注意新產業的分佈點。

蔡總統指出,在供給面,政府推動興建社宅及包租代管,20萬戶社宅中有12萬戶是需要興建的,剛開始有許多法規和基本建置要處理,但隨著經驗累積,興建社會住宅的步伐會越來越快。預計到2024年底,已完成、興建中、或已發包的社宅數量能夠達成目標。社會住宅需要長時間的累積,當數量達到一定程度時,對房價會產生抑制效果,我們也會持續找尋更多可開發社宅的地點與機會。

蔡總統進一步指出,除此之外,政府也從需求面來減輕租屋者的負擔。透過租金補貼、房貸支持方案等,舒緩年輕人或弱勢族群的負擔。我們還有相當長的路要走,但不會停止努力,也會陸續提出做法,從更多面向來減輕人民的住屋負擔。

對於詢及未來一年預期臺美關係將有哪些重大進展,兩岸關係會有何變化。蔡總統重申,未來一年、甚至更長的時間,不論誰執政都有一個共同責任,就是維持臺海和平穩定現狀。在她最後一年的執政,也會抱持這個態度,希望能為臺灣未來發展打下一些基礎,不論在經濟、民生、或國防、外交、安全議題,「我可以做完的,我就把它做完;我做不完的,我會把它做好規劃」,未來的政府可以持續地做。而對外關係,尤其是臺美關係,都是長期保持溝通,與其他國家持續合作,共同維持這個區域的和平、安全狀態。

針對蔡總統最後一年任期目前最想做或最急迫需要處理的事情有哪些,是否包括朝野領袖政黨會晤及赦免議題。蔡總統表示,未來要做的事情很多,包括稍早提到在對外關係上,維持政策穩定,與各方保持溝通,也希望這種處理機制與模式,未來的總統可以參考,甚至沿用。至民生經濟議題上,仍有很多打底工作需持續進行,比如住宅問題,目前做了階段性處理,下一階段仍需持續解決,這是臺灣社會以及年輕人都很關注的議題,但問題累積了很長一段時間,解決需持續在每個階段投入資源,透過政策、資源緩解租屋者負擔。至於赦免議題,她還沒開始想,也沒想過這個問題。

蔡總統指出,有很多基礎建設,我們也希望能把它做好。臺灣很多供水設施就是「前瞻基礎建設計畫」水資源開發的一部分,總統只能以8年任期盡其所能去做,但這是臺灣長期累積要處理的議題,希望每一階段的總統都能持續努力確保水資源的供應與開發,因為極端氣候挑戰不會因為她結束任期而結束,會持續甚至更嚴重。

至於朝野領袖政黨會晤,蔡總統說,她一直都有思考這個問題,如果大家都有意願,也有合適的機會,都可以來談一談,重點是要有一個認知,就是政黨對內可以有競爭,但是對外還是要團結一致。(圖/總統府提供)

guest
0 留言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