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新大學做為臺灣新聞傳播教育的領航者,協同慈濟大學於4月28日在世新大學合辦「建構式新聞研討會」,邀請臺灣媒體界的佼佼者,包括TVBS新聞台、天下雜誌、公共電視、中國廣播公司、聯合報,以及政治大學、中正大學的專家學者共同參與,期盼能以慈濟大學傳播系副教授建構式新聞/建設性新聞(Constructive Journalism)」改變臺灣的媒體環境。
世新大學校長吳永乾致詞時點出,新聞產業因為過度競爭、求新求快,「新聞資訊變粗俗了!」媒體業者需要重新思考,不應只講求解構、批判,卻忘了更專業的新聞倫理,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而慈濟大學副校長許木柱則強調,媒體在追求「報真導正」之餘,應更注重公正性及公共利益,拒絕製作「無內容新聞」。
「難道我們就要這樣一直耗下去嗎?」世新大學傳播學院院長游梓翔為研討會及媒體亂象提出第一個疑問,業界經常傳播一種觀念「狗咬人不是新聞,人咬狗才是新聞。」令人費解的是,為何要「咬」才能是新聞,「為什麼讓人或狗過得更好,不會是新聞呢?」。
TVBS信望愛永續基金會執行長阮淑祥引述天下雜誌的調查,在人民眼中,記者與法官是臺灣社會信任度吊車尾的專業人士,若要尋求解方,「建構式新聞」或許是答案之一。
研討會後慈濟大學傳播系副教授何日生接受獨家報導專訪時,分享在新媒體的時代,好處是人人都可以成為記者,擴大言論的參與,壞處是公民沒有受過嚴謹的言論訓練,可能會進行匿名攻擊及不實的言論報導,對社會整體的信任和善良會有破壞的,藉著這個機會我們共同倡議公民的媒體及言論素養我們需要從小到大開始訓練,而政府也應該有魄力,對於自媒體所造成的社會影響,應透過立法的方式來規範,這不是限制言論,而是擴大言論的品質,因為在分眾、小眾或自媒體在假消息或匿名消息下,會分散我們對社會公共重大議題的關注,造成全民共同利益的損失;而媒體要客觀的用同理心報導、為問題找答案,要對結果來負責,是這次舉辦建構式新聞討論會的最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