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攀天採霾 首在田中完成大氣垂直觀測

利用無人機技術,首次於彰化縣田中氣象站進行大氣邊界層的垂直剖面觀測,開啟無人機應用於氣象與空氣品質整合觀測的新領域。

文:韓綺|圖:編輯部

通部中央氣象局日前,在今年與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及國立中央大學大氣科學系攜手合作,利用無人機技術,首次於彰化縣田中氣象站進行大氣邊界層的垂直剖面觀測,開啟無人機應用於氣象與空氣品質整合觀測的新領域,未來將可與現有地面觀測結合,為3度空間的立體觀測系統提供更為全面的天氣與空氣品質監測及預報資訊。

氣象局表示,大氣邊界層是大氣層中最接近地表的部分,會因不同地形及地表作用而影響許多天氣現象,且空氣中的污染物如PM2.5也大多分布於此空間,對民眾的生活會有直接的影響。臺灣的地形複雜多變,因此詳實的大氣邊界層觀測資料對天氣預報作業、掌握污染物及擴散分布更顯重要,然而目前由於傳統高空觀測作業儀器的普設限制及觀測時間間隔與垂直解析能力不足,使小區域氣象預報的發展受限。

氣象局說明,為解決大氣邊界層資料缺乏的問題,爰透過與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及國立中央大學大氣科學系三方的跨域合作,嘗試利用自主研發的無人機搭載各式感測器,進行臺灣北、中、南各區的大氣邊界層垂直觀測, 並於即將啟用的彰化縣田中氣象站站區完成國內首次連續48小時每小時1次的不間斷飛行觀測實驗,利用微感測器技術,收集大氣邊界層內高解析度的氣溫、風速、相對溼度、氣壓及PM2.5等資料,搭配氣象局及環保署的地面觀測資料,除掌握大氣邊界層結構發展之過程外,更完整解析臺灣局部環流特徵,並取得PM2.5在不同時空中的垂直分布情形,有助於了解空氣污染物的分布與擴散狀況,進而應用於未來的氣象及空氣品質預報。

guest

0 留言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